網上版請按此
構建樂活的「一刻鐘生活圈」
近年全球不少地方倡議「一刻鐘生活圈」,意即在15分鐘(也有地方定為20分鐘)內可解決上班、上學,以及其他生活所需,以減少碳排放和提高宜居性。
這「一刻鐘」所指的距離,各地定義不一,可指步行、單車、公共交通可達的距離。由近100個城市市長組成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便提出4點核心原則,包括(一)生活所需:社區內的居民都能方便地購物和獲取服務,特別是新鮮食品和醫療保健;(二)社區共融:應包含公私營不同的住屋種類、大小和價格,以容納多種類型的家庭;(三)綠色空間:公園等綠色空間;(四)職住平衡:綜合小型工商業、零售和酒店業應共存,讓更多人可在家附近或遙距工作。
彭博新聞社以「烏托邦」來形容這個便民生活圈的構想。但可惜,目前香港大部分社區都無法擁有一刻鐘生活圈的條件,因基建配套上存在不少障礙,尤其是這樣的社區講求生活和工作平衡,主張自給自足,而香港的規劃思維卻一直以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等功能性劃分。而且,這種小區便民生活模式中,行人和單車扮演重要角色,但香港卻經常出現單車與行人爭路的情況,交通配套並不理想。
話雖如此,不少人仍寄望當局在規劃北部都會區時,能融合減排和增強「職住平衡」元素,如在「智能道路網」(Intelligent Road Network,IRN)中也涵蓋單車徑,變成「一站式公共交通、駕駛、單車及步行路線」;同時改用地政總署專業版本的單車徑地圖,附上應用編程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方便初創企業將資訊納入出行應用程式中;然後,逐漸在規劃新界道路時擴闊安全島,並增設單車泊位和加強管理,以善用單車徑這運輸基建。
香港要邁向減排目標,同時提升生活質素和市民對居住社區之歸屬感,確實難以一蹴即至,但只要能夠採用破格思維,勇於踏出第一步,前面障礙必定可以克服。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