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發展岩洞緩解土地問題-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發展岩洞緩解土地問題

岩洞可提供額外的土地供應,是人口稠密城市應對土地短缺的方案之一。香港政府認為岩洞具有多種優勢,包括安全、省電、易散熱、少輻射,同時可減省營運成本,所以過去數十年,港府進行過多項地下空間研究,大多與岩洞有關。

例如早於八十年代初,政府便研究在地下空間興建油庫的可行性;在1991年,當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已涵蓋岩洞發展。到2016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的《岩洞總綱圖》,劃定全港共48個可供發展的策略性岩洞區,涉及範圍達4,500公頃,面積超過半個香港島。

其中港島區佔11個地點,分布在摩星嶺、寶馬山、薄扶林及鴨脷洲等;新界區地點更多、更廣泛,共有31個,分布在青衣、大嶼山小蠔、屯門藍地及沙田亞公角等,每個地點面積由20至200公頃不等,有望能夠豐富本港的土地儲備,以緩解長久以來的土地供應問題。

不過,發展岩洞所需的建設成本高,一般較在地面進行的工程高出數倍。立法會秘書處2020年有研究提到,由於複雜性高,一項典型岩洞工程的成本可達每平方米7.7萬元(對比金鐘政府總部工程每平方米的1.46萬元,足有5.2倍)。加上,當局缺乏充分數據,難以了解地底狀況,如基岩及土質狀況不明,未能確定淺層地底鋪設的地下公用事業設施及其分布等,造成障礙,致令拓展風險大大提升。結果,岩洞的發展計劃直至2020年也只完成4項。

其實,要減低發展岩洞的風險,當局可廣泛製作及應用三維(3D)地底環境地圖及模型,並採用地理資訊系統(GIS)配合地理人工智能(GeoAI),便有助發掘更深層次的資訊,以建立更精準的預測模型,方便規劃及發展岩洞的工作。同時,當局還要釐清地下土地擁有權,並為選定地區繪製地下城市地圖,方能更有效促進本港的地下空間運用。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