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香港最危險路段
過去半年大中小學停課, 但不少人停課不停學,一群大專學生便以所思所學,以地理資訊系統(GlS)分析自選的議題並尋求解決方案,參加今年的「Esri青年學人大賽」。看到他們的得獎作品,你不能不佩服年輕人廣闊的視野、對社會的關懷和勇於創新的思維。
三位贏得冠亞季軍的同學,題目很多元化──有找出最危險的路段,以助減少交通意外;有提出增設骨灰龕場的最佳位置;更有如何推廣本地生態旅遊。同學想幫助社會解決難題的決心可見一斑。
每年的冠軍得主本來可獲贊助機票食宿,到美國參加年度的「Esri全球用戶大會」,可是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將會安排明年和下屆冠軍同赴大會。冠亞季軍得主一如往年,也會得到市區重建局的實習機會,學以致用,非常難得。
來自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地理系的冠軍得主蔡家豪,參照瑞典政府在1997年「交通零傷亡」(Vision Zero)的目標,希望改革道路設計減少香港的交通意外,過程中發現運輸署現時以「路口交通黑點」(下稱「黑名單」)為預防重點有所不足。名列「黑名單」的,是過去一年有至少6宗引致行人受傷的交通意外,或至少9宗有人受傷的事故;地點集中在九龍市區,少數在荃灣、元朗和沙田等地區。在2018年,香港的交通意外接近1.6萬宗,自2000年以來,意外數字在窄幅上落,期間嚴重傷亡數字顯著下降,可是輕傷則增加超過18%,當中駕駛者受傷由2010年佔25%,增至2018年的34%。
蔡同學指出,「黑名單」的地點可能是一連串巧合的結果,他希望找出有結構性問題的路段,令改善措施更為有效。他把發生過至少三宗事故的兩個或以上相連路段,劃為危險的「熱區」(hotzone),並以GlS軟件ArcGIS分析,30秒內已經把一年的1.5萬宗、分布在4000公里路面的意外數據整理妥當。
以2017年為例,分析結果顯示:
找到228個熱區,全長61.8公里,平均每個有13宗撞車事故;
新界大美督路意外最多,平均每公里有17.5宗,相當驚人;
長者集中的社區,意外也較多。
如果以100米內有至少6宗事故計算,全港有14個堪稱最危險的路段,由英皇道、觀塘道(近彩虹及近港鐵觀塘站)、培正道近何文田,到粉嶺公路、汀角路等,分布甚廣,不少是運輸署「黑名單」沒有的。各個路段問題不一,有些是人車爭路,有些是路口太密集,有些車速太快,當局可因應實際情況來改善。
從這個研究,我看到以先進科技提升生活質素並不是空談,而敢於運用創新思維,才能帶來突破。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