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創新科技 (三十):發揮南大嶼的經濟效益
政府早前為「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發展計劃諮詢公眾,引來關注。民間除關心保育問題,還對項目的經濟效益以及投資回報大感質疑。
眾所週知,南大嶼人迹罕至,目前只有一條可貫通南北大嶼交通的東涌道。一旦道路發生交通事故,可嚴重影響南大嶼對外的陸路交通。土木工程拓展署對此提出建議,建造「兩隧一橋」改善南北大嶼道路網,包括在東大嶼興建行車隧道將梅窩連接愉景灣或小蠔灣,並在西大嶼興建行車隧道連接石壁和大澳,或以高架行車天橋取代現時連接石壁與大澳的羌山道。
不過,這些基礎設施建築成本高昂,促使市民對投資南大嶼的經濟效益成疑。特別是今天經濟欠佳,以旅遊消閒為主題的南大嶼,若每日旅客由現時2,700人增至最多6,000人次,旅遊收益有多少?這難免令市民對項目的成本效益感到疑慮。
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若政府能列出要發展項目的優先次序,分段進行,並以最獨特、投資效益最大和最受歡迎的項目先行,相信市民較易接受。
其實,當局可以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以圖像化方式,把規劃的平面圖轉化成三維(3D)地圖,將規劃發展重點資訊立體呈現,包括景觀、設施、交通與成本效益等。同時,對比發展前後的景觀變化,像說故事般對照不同方案。這一如剛推出的網站〈南嶼角落:二澳到芝麻灣的文化地圖〉使用互動的StoryMap(故事地圖),在輕鬆又生活化的畫面下,把當地的天然資源及歷史文化展現出來,增加公眾的了解和保育意識之餘,也協助大家想像未來情況,以便提出具建設性的意見,更有助社會上各持份者達成共識。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