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共建智慧香港(下) - e-Zone - IT Times

網上版請按此

 

 

共建智慧香港(下)
4P 創造新未來

 

筆者之前談到我們社會面對諸多問題,政府可以發展智能城市為軸心草擬方案。這既要在管治上深化公眾參與,又需加強 STEM 教育、留住智慧人才,同時應包容新經濟,並善用科技救地球。此外,香港也跟許多發達國家一樣,人口老化問題嚴峻,究竟如何解決?筆者建議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由於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齡而日趨嚴重。統計處公布,到 2040 年 3 個人之中便有 1 人達 65 歲 。今時今日,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普及,公民參與決策已愈來愈常見。政府(public,即「官」)、私營機構(private,即「商」)和市民大眾(people,即「民」)大可結成夥伴(partnership),是為「官商民合夥」或「4P」(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從下而上合力推動政策和基建等社會事務。這也是香港應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遞減引致競爭力不前的良方妙藥。

 

我們要串連起鄰里(民)、醫生和照顧者(商)以及政府(官),組成完善的智能保健系統,積極確保長者享有安全、健康而豐盛的生活。智慧城市聯盟最近指出透過官商民合夥,可以建構三管齊下的智能保健系統,包括:

 

(1)「主動的智能健康監測」:透過物聯網(IoT)實時偵察長者的健康指標,並跟長者的家人、醫生、診所和醫院保持聯繫,全面有效關顧長者健康;

(2)「預測性的智能健康分析」:偵測到潛在健康問題時,醫療人員會提供即時而個人化的治療;

(3)「預防性的智能保健社區網絡」:透過電子病歷互通,醫生可用遙距醫療為長期病患者診症,免卻患者舟車勞頓之苦。一旦有緊急狀況,就近的鄰里或醫療人員會收到信息,迅速回應。

 

這樣,香港在 4P 的框架下,配合新科技便有望減輕人口老化的重擔。此外,從感應器網絡規劃、生物統計數據監測、社會行為模式建立的工作,以至大數據分析、建構急性疾病的預測模式等,全是新框架下的嶄新工種,令就業機會不再限於從事傳統的醫療和護理工作。

 

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長期經濟增長源於國際間面對激烈競爭而不斷創新的「可交易」行業,而人口老化問題全球發達國家共有,如果我們能以4P 解決這個難題,也大有機會把經驗出口。這樣在傳統行業中加添新的經濟動力,有助香港構成更多元化和穩健的經濟體系。

 

執筆之時,由於特首梁振英不競逐連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又已辭職參選,社會各界似乎已將焦點投放在下任特首。筆者反而期待這兩份報告可為迷失的香港送上新希望、新未來。

 

 

鄧淑明博士
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