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智慧生活 (二十) :無人駕駛的倫理標準
無人駕駛被指有助減少交通意外,但去年 3 月美國發生了 Uber 無人駕駛汽車撞倒行人致死的事件,令大眾再次關注這種創新科技的安全性,以及其倫理標準問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去年底刊載了一篇題為「機器倫理」的調查報告,目的是要了解駕駛者遇上事故時的決策,作為無人駕駛的倫理規範,最終換來了全球 200 多萬人的回應。
這個為時 18 個月、涉及 130 個國家、每國至少 100 名回應者的調查中,大致可分為三類反應:第一組以北美及數個有基督教根源的歐洲國家;第二組是有儒家或回教傳統的國家,如日本、印尼、巴基斯坦;第三組是中南美、法國和前法國殖民地。調查列出了 13 個可致傷亡的情況,結果顯示,除了大多數人認為人命較寵物性命重要,以及一群人比一個人更應受保護外,其餘情況都因應不同文化背景而取態各異。
例如,基督教根源的歐洲國家較儒家或回教傳統的國家明顯傾向犧牲長者;重視守規的國家如日本和芬蘭,其人民則傾向撞倒違規的人;面對露宿者和行政人員之間的抉擇,貧富懸殊的哥倫比亞,其人民傾向犧牲如露宿者的低下階層人士,而貧富差距較小的芬蘭則沒有明顯的傾向。
這個調查對研發無人駕駛的企業有多大指導作用,則無人知曉。但人工智能講求數字資訊的理性分析,而人類日常生活中又往往充滿非理性的決定,如何「教育」機器,令到機器可以更適切地發揮效用,便需我們進行深切探討。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