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及時教育改革 迎接AI挑戰 - Recruit (Online Version)

網上版請按此

及時教育改革 迎接AI挑戰

 

近年來,應用創新科技已成為大趨勢,不少行業把人工智能 (AI) 技術融入業務當中,最近便有大型超市引進了機械人,為客戶提供購物資訊,有人因此擔心AI會逐漸搶走人類飯碗。

 

有這樣的憂慮也無可厚非,但有不少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在取代人類部分職責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多全新的工種,所以大家只要多增進科技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便無懼未來AI的挑戰。

 

在人工智能研究舉世知名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有3名電子計算機學系教授早前在《哈佛商業評論》聯合撰文,指要面迎未來AI的年代,我們必須為年輕人作好準備,及早施行教育改革。

 

古往今來,教育就有一套既有模式,根深蒂固。然而時移世易,教育模式也要適時而變,才能迎合未來數碼發展,當中學習編寫電腦程式和加強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便必不可少。

 

環顧世界,STEM教育已愈來愈受重視,並興起學習編寫程式,不單可以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有助提升分析能力,編寫程式更是將來的基本知識,已成專業科目,尤其是AI的應用日漸普及,既能協助人類日常生活,又是人類的工作夥伴,更成未來廣為使用的工具。要年輕人好好學習這些知識,便需要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施行不同的教育重點。

 

幼稚園到小學階段注重群體學習,需要學會如何跟人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就像設計人工智能系統時,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拆成許多小單元,然後把小單元的解決方案同時整合,及早培養他們的合作和解難能力,有助訓練他們思考能力。

 

轉上初中,應在常規課程外加入如機械人、計算數學(computational math)的科目,以擴闊學生對電腦的認識和興趣,為日後AI學習打下基礎。

 

升上高中,除了學習STEM的知識,還要加強數學課程與電腦科學的連繫,如統計、機會率、邏輯等,對將來以數據主導的工作甚為有用。

 

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5億元推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著意加深學生對嶄新資訊科技的認識,為應對未來挑戰作好準備。無論未來的世界變成怎樣,只要教育得宜,年輕一代便能學以致用,勇敢面對AI帶來的重重考驗。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