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打動人心 開啟機會
香港近年來創業成風。根據投資推廣署的數據顯示,本港初創公司數目由2015至2018年4年間升幅接近7成,聘用人數更增至接近1萬人,較2017年大增5成。我欣喜初創當中有不少從事創科產業,為本地創科帶來朝氣。
其實全球初創熱潮不絕,歐美甚至亞洲都不乏出眾的初創企業。美國創業風氣盛行多時,從Airbnb、Uber到近來以經營共享工作空間的WeWork都為人所熟識,就連Facebook也要向WeWork租用辦公室。
美國的初創普遍充滿創意,有初創把紐約和三藩市的20多間高級餐廳變身為共享工作間。雖然運作時間有限,只能在星期一至五早上8時半到下午5時辦公,但勝在空間優雅寬敞,令人做事加倍起勁。不過要在該處工作,先要交會費成為會員,平均一個月99美元(772港元)。這類型的商業模式能否成功還是未之知數,但相信年輕創辦人的口才相當了得,才能成功融資900萬美元(7,020萬港元),一展抱負。
雖說創業重創意,但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分秒必爭,每個人的耐性都大幅減低,企業只能利用「電梯式行銷」(elevator pitch)方式,在短短數分數內吸引客戶的興趣,所以如何善用口才去打動人心,便成為初創最大考驗。
早前我參加了一個初創活動,當時有初創代表在15分鐘的演說中,使用大量技術用語,在場人士都難以理解其業務投資的價值所在。美國人在行銷方面甚有技巧,可作參考。Airbnb創辦人之一Brian Chesky在公司成立初期,推出了一個代號「白雪公主」的宣傳計劃,計劃以大家熟識的故事為主題,務求引起客戶共鳴,還要在細節上著筆,無論屋主是男或女、年輕或年邁、居住在城市或鄉郊,都顧及考慮,最終感動客戶支持,引來大眾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提出支持在大灣區內打造一個完善創新的創業生態,可以共享創業資源。新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又提出會預留55億元用作數碼港第5期發展,以培育更多初創企業。我期望年輕人能夠抓緊這些機遇,善用所長,打動人心,不但可以為自己開啟機會之門,還能夠締造更璀璨的未來。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