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AI時代的生存之道
隨著iPhone X面世,不少人回顧這10年來的改變。其中柯達菲林的故事令人難忘——一間曾在20世紀雄霸全球照相機菲林市場的公司,由於數碼相機興起,在2012年宣布破產;然後,由於智能手機攝錄功能越來越強勁,許多數碼相機已被束之高閣。科技的演進這樣急速,現在大家都估計,未來10年人工智能(AI)、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將大幅進佔人類社會,對我們的生活以至就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顧問公司麥肯錫估計,美國也只是把這些新科技的潛力發揮了不足兩成,歐洲更只有一成多。
哪原有的工種會否消失了呢?麻省理工學院(MIT)的David Autor教授檢視美國過去百多年歷史,以銀行自動櫃員機為例。當它在上世紀70年代引進時,大家都說銀行要關掉分行和裁減出納員;而由1995年到2010年的16年間,美國的自動櫃員機由10萬台大增4倍,但分行數目在過去30年卻增加了4成,出納員也增加了1成。
為甚麼?因為透過資訊科技,出納員由「數銀紙」搖身一變成銷售員,銀行透過他們接觸客戶推介產品和服務。換句話說,科技為舊有的工種注入新動力,而可以繼續在人機競爭中保住一席位的,首先心態上要願意迎接挑戰。
就近的例子是香港天文台。天文台每天要處理的數據相當於1.5億頁文字,人力不勝負荷,於是它以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等AI科技,解決訊息超載的問題。AI研發成果在本地並未普及,天文台此舉份外叫人欣喜。
這個自主研發的「智能氣象監察助理」,以內置近 200條法則從海量數據中篩選有用資訊,協助天氣預報的工作。市民受惠之餘,也為天文台贏得2017年公務員優質服務獎勵計劃「隊伍獎」的金獎。
AI專家李開復說,要在AI世代生存,技術專才固然重要,擁有良好的情緒智商(EQ)、解難和溝通能力也同樣關鍵,這亦是人類獨特之處,更是推動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