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港增「智慧」 怎吸過江龍培育本地薑
因應《智慧城市藍圖2.0》公布在即,立法會在六月上旬檢討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狀況。
自2017年推出第一份藍圖後,政府正式在智慧城市六個領域,即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經濟推動發展。
港「智慧市民」一環 強差人意
其中顯著的例子有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推出不足兩年已有486萬個帳戶登記;而「智能機場」擴展「流動智能登記櫃枱」至機場以外的地方、無人駕駛拖車運送行李等;金融管理局在去年發出八個虛擬銀行牌照,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等。
不過,各個領域的進度頗為參差,尤其在「智慧市民」一環,吸引外地人才成效強差人意。根據立法會秘書處六月初的報告,指出「本地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成效未如理想,令人憂慮香港吸引外來人才的競爭力」。
這個有關「全球爭奪人才」的《研究簡報》,分析過去10年間,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工作並取得居留權的人數,估計只有12%在居港滿7年後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反映外來人才願意留港意慾不高;而「一般就業政策」提出並獲批准的申請宗數大幅增加,但同期居港的外籍人士總數不升反跌;此外,政府每年批准「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定居的申請僅數百宗,低於每年1,000個配額的水平。
港對內地人才吸引力 遜深廣
專業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去年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聯合發表的《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才發展研究報告》也發現,香港雖然位列區內人才數量首三位,但是人才流動,即對內地人才的吸引力,遠遜首二位的深圳和廣州。
立法會的《研究簡報》認為,香港生活成本高昂,實際薪酬減除生活費後,跟內地和新加坡所差無幾,因此難以吸引外地人才。這固然是一大難題,但美國加州三藩市灣區也以生活昂貴著稱,但仍然人才濟濟。因此我認為問題應該看兩方面:
一)香港高科技人才的發展空間是否足以吸引外來專才;
二)本地能否培訓更多的技術專才,減少對外援的依賴。
自創新科技局成立的五年來,政府已投入了超過1,000億港元發展創新科技,而香港在高階的基礎研究,即上游部分在區內以至國際也赫赫有名,但圈子極小,因此發展空間有限。而最為人詬病的是,研發成果商品化的不多。
加強中下游研發 小魚塘變藍海
政府如能切實加強研發的中下游部分,即商品化發展,從中可衍生包括操作機械人、物聯網和3D打印等智能製造產業,而這些工種全部需要有相當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這些高技能工種收入自然高於低技術工人,但我們要發展這些產業,目前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嗎?
因此,如果政府能促使大學和科研機構打通研發的上中下游,小魚塘一下子可變成藍海,一如矽谷,樓價再高,生活費再貴也讓全球人才趨之若鶩,以進身其中為榮。
此外,如果我們能夠在本地針對性地培養更多業界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令年輕人學以致用,業界也毋須為找不到人才而發愁。
美國加州科學及科技委員會(CCST)綜合學者、業界和研究機構主管的意見,指出應將學校演化成「學習和創新的孵化器」,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輕易轉化成職場的技能,學以致用,而毋須好像現時大多畢業生一般,入職時似白紙一張從頭學習。
速研智能口罩 催生新興工業
這令我想起年少時到爸爸的電器舖做暑期工的經驗,在實際生活中既學習待人處事,也磨練推銷的膽量和技巧,這對往後的工作幫助極大。但是,今天社會環境已經轉變,做暑期工的機會少了,許多家長也寧願子女利用暑假補習或參與課外活動,故此學校的課程設計成為重心。
近幾年不少學校也以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作為課內和課外活動的重頭戲,這是個好開始。不過,如果這些活動能夠進一步與業界更好地配合,可收一舉兩得之效,既拓闊學生對科學科技的認知,有助激發創新意念,又能為未來工作打下基礎。
這聽來像天方夜譚?一場新冠肺炎,把久違的工業生產重現本港,不過現時的產品技術含量大多不高,如果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3D打印技術製造高科技而個人化的產品,屆時配合用戶面型的再重用口罩,既可把空氣過濾,又可即時預測感染風險,兼且監察其他個人健康狀況如心肺功能、口氣變化、情緒起伏等心理指數,數據更可上載到應用程式,有助醫護人員的大數據分析和跟進健康問題。
專家預計市民日常佩戴口罩還需維持一段長時間,如果發展「智能口罩」可以盡快成事,不就能催生一種新興產業了嗎?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