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借鑑以色列初創
以色列戰禍頻仍,人口不足900萬,但在美國納斯特上市的公司數量達80多家,是中國的三分二。因此過去20多年,香港兩任特首董建華和梁振英都先後訪以,其他官方和民間的訪問團更不計其數,大家都想了解這個「創新之國」為什麼能突圍而出。
去年9月,我也隨財政司司長到訪以色列兩大城巿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與當地商界、創科企業和大學科研機構交流。
該國最為人稱道的,包括被Google以13億美元收購的導航應用程式Waze,還有獲Intel以153億美元收購的無人駕駛初創Mobileye,它在網絡安全、金融科技等多方面也成績驕人。
2016年成立的金融科技配對平台The Floor令人印象深刻,員工不足10人,專門為金融機構物色創新解決方案,除與世界六大金融機構合作外,也擔當中介角色,撮合投資者與初創,而且該公司業務發展迅速,去年更落戶香港。我們參觀的一家科技公司Orcam,展示了會說普通話的眼鏡,裝嵌在眼鏡框旁的精細零件除了具備人臉識別功能,也能把文字影像轉化成語音,通過微型喇叭讀出書本或所見影像內容,這貼心的設計相信很受長者及視障人士歡迎。
不過,隨團的科學園及數碼港的代表都表示,香港初創質素其實不弱,生物醫學如抽血驗癌症等的發展不輸以色列。香港2018年初創不足3000家,然而以色列有近7000家,以人口比例計,位居全球之首。要進一步推動香港初創,我認為以下幾方面可向以色列學習:
一、加強國際化:以色列小國寡民,因此一開始已知走向國際是唯一出路。當地初創超過三分二的投資來自外國,歐美佔了逾七成,而進駐的300多家跨國公司旨在吸納當地人才和科研成果(例如透過設立科研中心或收購初創)。因此,香港的初創也應一早把眼光放得遠大。
二、敢於冒險:當地27%的初創創辦人都不是首次創業,即是說他們可能已售出業務再另起爐灶,也因為他們已有經驗,所以再次創業時,營運就更得心應手。以色列人都生於憂患,危機感重,因此不怕屢敗屢試,反觀過去幾十年的繁榮令我們生活較安逸,故此冒險精神有所不及。
三、成果重於過程:以國傳統的「Chutzpah」,勇於挑戰固有思維,對待同儕、老師或上司也一樣坦率,有助創新;同時,他們看重實際成果,少做門面工夫。除此之外,以色列政府20多年前已在教育、創科政策落力投放資源,為後來科技浪潮帶來的機遇打下良好的基礎,值得借鑑。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