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嚴法無阻創科 增透明度最關鍵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嚴法無阻創科 增透明度最關鍵

 

社交網站Facebook洩漏客戶資料事件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正巧被喻為「史上最嚴資料保護令」的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將於明天(5月25日)正式生效,為個人私隱和安全建立了一套新標準。

 

這套法規適用於歐盟所有國家、公司和公民,保護的個人資料除了電話號碼、地址、指紋、臉部辨識、電子郵箱和內容外,更包括IP位置、流動裝置ID、社交網絡活動紀錄等。英國也設置了類似的新例,二者同樣授權用戶可以免費取得被收集的個人資料,也可以要求刪除或轉移到其他機構。

 

歐盟資料保護令生效 罰則重

 

GDPR對違規者罰款甚重,可達2,000萬歐羅(約1.93億港元)或全球一年營業額的4%,以較高為準。

 

有人認為嚴刑峻法有礙創科發展,因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在在需要大量數據,新法規不單綁手綁腳,也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不過,回心一想,創新科技的目標,是促進以人為本的社會,新法例保障了大家,令人安心,長遠不是更有利發展嗎?

 

美城市數據 改善收集增互信

 

一如兩位牛津大學的學者指出,人工智能中不少機器學習算式都是「黑箱」作業,但影響可大(個人信貸、犯罪傾向)可小(對新產品的興趣)。往後,機構可能要增加透明度,以便向用戶解釋算式的假設,預期這樣會減少歧視的情況。

 

提高透明度是促進互信的基礎。好像美國大城市芝加哥,今年底會有500個收集城市實時環境數據,如空氣質素、噪音、交通和行人流量的小箱子安裝在燈柱上,這個名為「物列陣」(Array of Things)的感應裝置計劃由芝加哥大學發起。

 

這個「物列陣」開放予各方,包括公眾、研究員、私人企業以至政府也可提交收集數據的計劃書,一旦審批後,數據會免費收集並公開予公眾,希望藉此也促進創新應用。

 

不過,這也引起私隱的關注,例如其中一個申請是想了解道路交滙處的汽車、單車和行人互動情況,希望解決三方時有爭拗的問題,其中運用攝錄機收集動態影像,令人心生疑慮。

 

結果,經過考慮之後,大學決定放棄攝錄機,只採用攝影機紀錄每秒一兩張的靜止影像,同時,在燈柱小箱子內的微型電腦會根據研究員事先列出的要求,抽取數據,例如經過交滙處的汽車數目、重型貨車有多少、行人若干,取得數字後,數分鐘內電腦便會自動刪除影像。而且,攝影鏡頭刻意不太精細,確保研究員不能獲取資訊如車牌號碼或人面樣貌等,保障了市民的私隱。

 

天文台設網站 公開資料受捧

 

共享數據,提高透明度也可令社會討論回歸理性。前天文台長林超英近日的一篇文章,講述20多年來天文台建立網站的歷程,細說當時的疑慮、社會的變化、各界互動的經驗,實在值得參考。

 

話說當年互聯網興起,有建議設立網站、公開詳細天氣資訊,但卻令同事擔心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市民一旦自己掌握了數據,天文台便再無角色,更遑論做權威了。可是,世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轉移,隨着網絡發展,加劇全球資訊流通,上世紀90年代香港已有人成立了「地下天文台」,豐富資訊吸引了不少「粉絲」。

 

因此,1996年香港天文台毅然創辦了自己的網站,20多年來不斷增潤內容,由分區天氣、7天預測、熱帶氣旋路徑,以至手機版本、應用程式、社交媒體等,隨科技潮流及社會需要不斷更新。結果,資訊愈充實,支持者愈多,90年代人手接聽和自動電話查詢每年錄得300萬次,到2016年天文台總瀏覽量已達1,000億頁次,相當於每個港人每天查詢40次,每次天文台的成本僅為0.3仙。

 

數據全公開 可回歸理性問責

 

由於數據全部公開,透明度極高,「市民不能指天文台有隱瞞,事後的『追究』圈定在『說事實、講道理』的範圍內,消除了情緒化或政治化的偏差,官民之間的互動保留在理性層面」,這種理性的問責正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作為香港邁向智慧城市的重要試驗項目,智慧燈柱會收集不少城市數據,如空氣污染、人車流量等,如果政府能如天文台般把與民生有關的數據與公眾共享,提高大家對事物的認識,增強市民的信心之餘,更有助激發民間創意,為創科帶來契機!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