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金融業AI仍如幼兒學步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金融業AI仍如幼兒學步

 

擔心工作可能會被人工智能(AI)取替的人,看到英國《金融時報》剛發表的銀行調查,也許會暫時鬆一口氣。

 

金融界是其中一個高度運用AI的行業之一,滙豐銀行剛於4月中宣布以這些新科技應對洗黑錢和詐騙等犯罪活動;摩根大通則以AI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進行交易。《金融時報》這個調查以全球30間規模最大的銀行為對象,回應的23間銀行中,對AI的取態卻有所分歧,顯示業界對是否擁抱新科技未有共識。例如一間不願公開名字的歐洲銀行透露,已聘用逾500員工拓展AI;另一邊廂,北歐最大跨國金融機構北歐聯合銀行(Nordea)卻僅用25人負責相關工作。此外,有關預算的差異也甚大,6間願意透露資料的銀行表示,每年預算由500萬至1500萬歐羅(4841萬至1.45億港元)不等,只有一間表示撥款會由300萬美元(2340萬港元),大幅增加至5000萬美元(近4億港元)。

 

調查也詢問銀行會否因AI應用而減省人手,回覆的7間銀行中,6間都說預期會減省兩成人手。這和歐美日的大行不久前的說法頗有距離。去年底,當時的德意志銀行行政總裁揚言,因AI應用會削減近10萬員工中的一半;花旗集團前行政總裁認為不出5年,三成銀行職位會消失;日本第二大金融集團瑞穗早前表示,10年內會裁減三分一人手。

 

問題根源,在於投資與回報暫時不成比例。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的數字,由2013年至2016年全球投入AI研發的資金每年增幅多達四成,不過,創投分析機構PitchBook的數據則發現,只有一成以機器學習為主業的初創錄得盈利,其中僅得一半收入達5000萬美元(約4億港元)。

 

乏投資數據礙機器學習

 

為什麼?加拿大皇家銀行負責AI的主管指出,目前AI可以做到的事情非常局限,與人類仍然有很大的距離。香港首富有份投資的金額科技初創Sentient Technologies創辦人近期也表示,金融數據相對有限,如果對比Facebook可用作訓練臉部識別數學算式的影像數據,數十年的股價資訊實在貧乏,故此影響了機器學習的成績,令它僅能在實驗室中表現出色,但難以在現實場景中發揮功效。

 

歐洲一個以金融科技為主的投資者也認為,長遠而言,運用AI得宜決定成敗,惟今天AI仍然在幼兒學步的階段,一如二十多年前的互聯網。在人類仍有喘息空間的今天,我們更要加緊腳步,增強自身的價值,才不會待AI成熟時遭到淘汰。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