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4

數碼貨幣有助金融穩定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數碼貨幣有助金融穩定

 

金融管理局近日宣布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簡稱為CBDC)展開首期研究,以了解當中的利弊。CBDC是什麼?「移動支付」如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在內地早已遍地開花,在香港也逐漸流行,兩者有什麼分別?比起近年出名的虛擬貨幣和各類遊戲中增值的貨幣又有何不同?

 

央行發行有別比特幣

 

雖然從消費者的實際體驗看來,CBDC和移動支付很相似,但兩者的本質大有不同。CBDC是現金的替代品,透過網絡技術作支付和流通;而移動支付只是一種支付方式,交易時所用的錢都是通過銀行賬戶,實際上仍是一張張鈔票。

 

CBDC跟虛擬貨幣也大有分別──前者由中央銀行發行,後者如「比特幣」(Bitcoin)沒有中央發行機構,交易由整個網絡進行驗證,同時這些虛擬貨幣也是以真實貨幣購買。

 

近年內地央行對比特幣這些虛擬貨幣的交易進行嚴格監管,但卻致力探索虛擬貨幣背後使用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並於今年1月啟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測試。

 

瑞典央行去年底也開始討論是否引入CBDC或e-krona(電子瑞典克朗),考慮的因素包括技術、法律、實施可能引起的問題等。瑞典現金流通量佔GDP的比重,從1950年的差不多一成已經跌至現今的1.5%,所以不少瑞典人日常生活基本上已不用現金。

 

英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也開展了相關的技術研究。對政府而言,CBDC好處不少,例如有助打擊貪污等非法活動──根據高盛的研究,無現金的程度與貪腐下降程度有明顯的關連。

 

不過,要實施CBDC,除了系統安全性等問題外,也有私隱的考慮。此外,長者也許難以適應,去年瑞典便有近14萬長者聯署,要求政府繼續讓現金流通使用。因此雖然多國也積極研究CBDC,但相信可見的未來,現金仍然會存在。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要讓新的貨幣交易生態圈健康地成長,相信仍然需要很多市民的支持,期望「智慧城市3.0 」倡議的從下而上、由市民帶動的模式,可充分運用互聯網的資源和數據,共同創造出更具智慧的未來金融體系。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