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全球應用地理資訊研新冠疫情
全球都以地理空間數據研究新冠肺炎疫情。
內地一群學者早於今年2月運用千多宗確診病例,分析患者年齡性別等特徵,以及曾到訪過的地方和時間,務求透過空間數據找出病毒迅速傳播的路徑、各省比例、武漢人跟非武漢人的分別,論文刊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其後,美國、伊朗、南韓、巴西、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學者,都紛紛採用該分析方法研究本土病例。
有研究以55個意大利城巿為對象,試圖了解海洋的距離、緯度、人口密度、空氣污染水平、過去幾個月的天氣變化(包括溫度、濕度、風速、降雨日數等)等因素,哪些與疫情相關。結果顯示,病毒可能會在空氣質素不佳、風速慢和遠離海洋的地方加速散播。
同時,也有專家認為污水分析是快捷和便宜的方法,可協助評估地區病毒和患者的數量,有助偵查哪裏有隱形患者。就以德國為例,當地每日平均個人檢測量達10萬,屬歐洲最高水平。但要讓8,300萬國民全數接受驗測一次,需時至少3個月,而且單是試劑估計便要花上12.5億美元。若該國從近萬間污水處理廠着手,每個測試套裝平均為15美元,總支出僅14.5萬美元,結果更可在一兩天內得出。這個方法之前曾運用於甲型肝炎的全民監察之中,現時,荷蘭、美國及澳洲已有研究證實此法可應用於新冠疫情。
至於香港,第三波疫情發展一直反覆,而且源頭不明的個案甚多。香港理工大學獲政府撥款進行研究,當中便有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建立新冠病毒基因數據庫,透過全基因組測序,加上分析患者的發病時間、位置和外遊紀錄,有望協助找出社區傳播源頭。
毫無疑問,運用地理空間數據研究傳播性疾病,成效顯著,已成趨勢。政府應更積極善用這些數據,協助尋找中斷疫情傳播的方案,讓市民生活早日重回正軌。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