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輸出智慧經驗 為城市實現願景
近年香港銳意發展智慧城市,70多個相關項目如火如荼地進行,箇中實戰經驗,相信可供外地借鑑。
細想一下,有助香港發展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將陸續投入服務,如在四月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內展出的智慧燈柱,主要收集戶外環境的數據,包括天氣、空氣質素和交通情況,它的定位資訊可讓路人和視障人士知道準確位置,當中由中文大學研發的影像傳輸技術,更能做到低成本高效率;而明年推出的「數碼個人身份」(eID),就以生物認證(包括人臉識別、指紋鑑別、虹膜辨識及聲紋辨識)技術確保網絡安全,市民可以透過系統作身分認證,進行多達100項公共服務。
政府還會在「資料一線通」網頁上加設城市儀表板功能,利用不同政府部門的開放數據,以地圖、符號、圖表、實時影像等呈現市民關注的問題,資訊包括全港幾個大區域和三條海底隧道的實時交通狀況,如平均車速、各地泊位情況、分區溫度和雨量等,稍後更會考慮加入巴士公司的到站資訊等,方便市民智慧出行。
與此同時,土木工程拓展署也建立了一個「聯合運作平台」(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COP),它集合了8個部門的資訊,包括警務處、消防處、天文台、醫院管理局、民眾安全服務隊、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輔助隊和地政總署,在發生災害時,為聯合運作平台的資料庫提供資訊,協助籌劃和協調應變行動,讓各部門密切監察事故,將資訊上載到雲端伺服器加以綜合,並在一個大屏幕前顯示緊急事件的分布狀況,以決定應變行動。這系統試行版本現已進行為期一年的測試,相信日後可有助災害的緊急應援工作,避免如去年超強颱風山竹所造成的混亂。
其實,以上提及的種種設施,不但有助推動智慧城市發展,還讓市民大眾的生活變得更舒適和便捷,這正是不少發展中地區所願,特別是一些天災頻繁、因急速發展而問題叢生的新興城市,他們相信善用科技,可為城市帶來轉機,所以銳意推動創新,只是經驗不足,施行需時。我期望香港邁向智慧城市的同時,也能夠把經驗輸出外地,協助其他城市實現他們的願景。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