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人口普查見證科技進步
今年6月下旬開始,香港會舉行全民人口普查,屆時會以「短問卷」向九成住戶進行簡單點算,以搜集基本資料(例如出生年月、性別等);再透過「長問卷」訪問其餘一成住戶,收集人口、社會經濟及居住單位特徵等。這些詳盡的人口資料不但是政府規劃和制定政策的基礎,亦會用作商業分析及學術研究。
人口普查就是把人和地點連結起來的工作,因此準確和更新的地圖是首要。隨着科技發展,繁重的普查工作也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例如在2001年人口普查首次應用數碼地圖系統(digital mapping system,簡稱DMS)協助工作。
統計處從前只能把地理資料儲存於紙張上,並以人手工序更新地理資料和製造地圖。這些工序包括影印、剪貼以及用鉛筆在紙製地圖上畫標記。而且每次在地政總署更新地圖資料時,還要重複這些費時的工序。
運用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的DMS,是專為2001年人口普查而設,當局以電子化的地理資料為該次人口普查提供約10萬張地圖,方便外勤人員確定訪問住戶的位置;電子地圖亦可用來計算地方之間的距離,有助分派工作時計算工作量和了解實地進度。此外,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統計資料,可方便分析。
簡單而言,科技提升了效率。過去20年即使人口增加(2001年是671萬人,現今747萬人),要訪問的住戶多了,但對比2001年剛引進電子地圖時聘用的23000名臨時外勤人員,今年已縮減至18000名。近年DMS不斷提升效能,例如可在流動裝置上使用,讓普查員將收集到的數據即時輸入系統,而更新的建築物位置、照片和草圖等資料也能直接上載到該系統,增加工作的靈活度。
世界多國近這一兩年也進行人口普查,內地去年底便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既有自行填寫的方式,也派出700萬工作人員家訪,配合智能手機採集數據,規模盛大。而美國自1790年已開始了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到今天已累積不少經驗,尤其運用地理資訊來優化工作,這在去年的普查工作中也表現出來。其中之一是核對地址,10年之間變化可能很大,如何確保地址資料準確?當局以衞星影像便可在辦公室內核對65%地址,現場核實的只需35%,故此人手可由2010年的15萬人,大幅減省至去年的4萬人;過往需兩小時的工作,現在不用兩分鐘便可完成。
如何令過往普查問卷回應率甚低的群組積極參與?在增加私隱保護與開放數據之間怎樣尋求更佳平衡?下次再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