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創新科技應對極端天氣 -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創新科技應對極端天氣

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全球極端天氣頻生,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指出,對比上世紀80年代,近10年(2010年至2019年)的水浸、亁旱、強烈風暴、山火等天災,嚴重程度倍增,天災宗數每年平均大增4倍、人命傷亡也上升一倍、經濟損失更較當年多逾4.5倍。

其中暴雨成災所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相當龐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一份報告指出,專家曾採用模型預測嚴重水浸對法國巴黎的潛在威脅,發現有30%至55%基建會被洪水直接沖毁,但洪水引致的交通和電力中斷對商業的影響更大,經濟損失估計可達35%至85%。

為減少災害風險,除要未雨綢繆,檢視基建的能耐,還要妥善保養現有設施,確保如蓄水庫排洪功能操作正常、去水道和污水渠保持暢通。不過,馬路邊的污水渠入水位是否有淤塞、設施是否有損毀,這些細微的地方如要一一監察,必需耗用人力物力。如在地理資訊系統(GlS)這個可兼容不同數據的平台上,結合低軌衞星(簡稱LEO)影像便能更準確地進行監察工作。

低軌衞星可以在距地球僅160公里運行(民航機一般飛行高度是14公里),加上毋須依循既定軌道,因此運行路徑更多,而且可快至個多小時便環繞地球一周,一天可環繞十多遍。隨著技術提升,LEO影像解析度相對提高,已能辨別細小至10厘米的物件,能輕易辨識水渠入水位是否出現淤塞問題。

現時,有不少公私營機構都用上LEO影像和視頻,再配合GIS的數據,進行例如偵測露天停車場的泊車情況、建築商盤點器材存貨和地盤巡查,以至管理當局評估森林的健康狀況、交通流量、人群管理、測繪道路特徵、易行度分析等,應用相當廣泛。

應用先進科技以協助各類型偵察工作,已是全球共識,尤其在監察基建健康和應對極端天氣的範疇上,我相信科技日後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