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藝術科技3億撥款所為何事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藝術科技3億撥款所為何事          

楚原導演上月去世,劇評人家明撰寫一篇悼文,談論楚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5部電影代表作,在結尾按語提到這5部電影,「暫時只有一及二(《可憐天下父母心》、《大丈夫日記》)能在YouTube看到。楚原的電影不過時,問題只是像大部分香港老電影一樣,流通極不廣泛、版本欠佳……電影資料館及版權持有者,應該再加把勁了。」

整理和保存好楚原電影這些香港出品的提示,正好對應內地近年提出要建構文化大數據的思維。電影、表演藝術、出版、廣告、藝術品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部分。它既代表着民族的軟實力,也是經濟重要的一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18年的報告,指創意產業全球僱用超過3000萬員工,尤以30歲以下年輕人為主,預計未來可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一成。

在香港,根據統計處資料,「文化和創意產業」在2020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5%,從業員近23萬;《經濟學人》指在2020年全球藝術品市場,香港首次超越倫敦,市場佔有率由2019年的17.5%躍升至23.2%,銷售額達11.7億美元(逾91億港元),可見此產業對本地經濟貢獻不少。

政府也有意促進發展,繼特首在2020年《施政報告》提到撥款1億元,推動藝術科技,到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也進一步撥款近2億元,支持藝術科技的探索、培訓和應用。前後差不多3億元的投資,究竟我們要達到什麼目標?

去年初民政事務局回答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發展藝術科技在於「促進藝術創作的內容和傳遞,支援藝術的傳承,以及加深觀眾的參與和體驗」,方向可說模糊而空泛。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一篇文章指出,強調精準的數據分析能助文化創作和營運能力「更上一層樓」。該文引述內地近年一連串關於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的基本理念,提到透過建構文化大數據,連接和協調各個持份者,包括政府、文化機構和團體、文化服務提供者(即供給端、生產端)、科研和技術企業(雲端)和觀眾/消費者(需求端),打通整個文化生態圈,並為每一「端」的數據共用機制及監管立下標準,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援。

這對香港甚具啟發。團結基金一文認為,透過大數據分析,「達到提升政府決策及評估能力、文化機構和團體的營運、公共文化資訊的透明度、了解市場或觀眾需求,以及整理香港的傳統和新型文化內容資產等作用。」

有了這個框架,我們才可以談釐定長遠目標及關鍵績效指標,確保3億元公帑用得其所。不過要做到這一步,還要下不少工夫,篇幅所限,下次再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