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齊心關注認知障礙症 -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齊心關注認知障礙症

香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持續上升,預計到2039年, 60歲以上患者將飆升至逾33萬。雖然認知障礙症患者仍以長者為主,但中大早於2016年進行研究,發現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8歲,而最年輕的患者發病時只有38歲,所以任何人士對此病都須要加以關注。

由於認知障礙症的早期症狀較難察覺,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往往因此而延誤了治療時間。中大醫學院最近研究證實,由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出的磁力共振腦掃描(MRI)指數,可偵測早期認知障礙疾病,而且較肉眼對比更精確和靈敏,如在偵測輕度阿茲海默症方面的靈敏度時,可較肉眼對比高25%;而在偵測輕度至中度額顳葉認知障礙症及輕度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方面,其準繩率更分別為96%及83%,相信能加快診斷時間,以緩和病情的惡化。

迷失方向和逐漸喪失認知能力都是認知障礙症患者常發生的問題。為協助尋回走失的患者,賽馬會聯同聖雅各福群會及香港科技大學,於2019年開始推行的「友里蹤迹」社區計劃,透過結合科技及社區網絡,以增加尋回走失長者的機率。計劃以「守護蹤」智能裝置配合「友里蹤跡」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當佩戴相關裝置的腦退化患者走失時,裝有「友里蹤跡」App的社區人士便會收到家人的報失通知,只要開啟藍芽自動偵測,如走失患者行經附近,藍芽便可以代替眼睛尋找失蹤長者位置,再透過系統以匿名方式將走失患者的位置資料傳送給其家人,有助收窄搜尋範圍。

事實上,認知障礙症家庭最需要社區的支援,我欣喜政府已把支援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的社區支援服務「智友醫社同行」先導計劃常規化,並推展計劃至全港41家長者地區中心,好讓社區多關懷鄰舍長者。只要大家齊心發揮互助互愛精神,我們的社區便能關愛共融。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