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

新加坡如何匯聚金融科技人才 -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新加坡如何匯聚金融科技人才

新加坡不論是全球智慧城市排名抑或運用創新科技上,都廣受認可,被譽為亞洲領先的「智慧國家」,其人均「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而未上市的初創公司)比例,僅次於以色列排名全球第二。

當地能成功促成大量「獨角獸」的因素眾多,當中金融政策與時並進,便是重點之一。最近,我跟跨境支付專家、香港金融科技行業協會會長李國樑交流時了解到,新加坡近年的金融科技政策更能切合數碼經濟商業模式,所以吸引不少「獨角獸」在當地設立亞太總部,繼而匯聚全球的金融科技人才。

全球一體化,連帶個人跨境匯款的需求大增。據顧問公司安永估算,今年全球跨境支付總額可達156 萬億美元,預計到2023 年,手機的移動錢包在電子商貿佔比可增長到超過五成,成為跨境支付範式轉移的主要動力。

面對這樣龐大的商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2020 年1 月推行《支付服務法案》(Payment Services Act),逐步把7 種支付業務範圍收歸一個發牌框架之下,當中還包含數碼支付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即虛擬貨幣。即使資金不流經新加坡,凡由新加坡支付服務供應商進行資金轉移,一概受MAS監管,須符合金融機構的反洗黑錢等合規要求。這個牌照有利合規的跨境支付公司推廣業務,以及跟其他金融機構合作。

反觀香港,銀行由金管局監管,跨境匯款公司(找換店)則是海關負責發牌,管理權分散。要助本地初創開拓跨境匯兌和支付服務,及吸引全球支付公司來港,以至探索虛擬貨幣支付,政府大可借鏡新加坡的政策,有計劃地把支付業務包括跨境匯款(MSO)、儲值支付工具(SVF)、加密支付等作整合監管和規劃,便能更有效把握全球商機,提升本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