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讓年輕人看見希望
政府正制訂《青年發展藍圖》,如何締造一個具前瞻性的發展大計,令年輕人可以為香港和國家的數碼轉型出一分力,又為自己謀求更美好前景,應是社會大眾的期望。
不過,近日媒體見到的景象卻令人憂心忡忡。首先,本港青年勞動力大減。據統計處9月公布的資料,今年首6個月全港人口減少1.9%,其中20至24歲勞動人口大幅下降達23.4%,25至29歲者也減少8.6%,半年已減少了8萬多青壯勞動力。這在短時間內雖然未必會動搖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但在商業、服務和金融等各範疇上,長遠肯定令人手更短缺,甚至可能出現「斷層」問題。
其次,回歸以來青年的收入與教育程度背馳。綜合統計處數據,15歲及以上人士曾接受專上教育的比例,由1996年佔全港人口的15.2%,上升到2021年的35%,增幅達1.3倍,然而收入卻不升反降——1996年青年工作人口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是7500元,是當時全港中位數9500元的78.9%;到2021年5至6月,青年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3,700元,只有全港中位數的73.3%,下跌逾5個百分點。如果計及最低工資和通膨等因素,他們的收入25年來其實不見寸進。
同時,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率見歷史新高。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估算,15歲以下的自殺率從2019年的每10萬人中有0.7人,到2020年的1.3人 ,上升至2021年1.7人的歷史新高。基數雖然較低,但兩年間上升逾倍,惹人關注。
另一方面,據團結香港基金引述的調查,指有58%受訪企業表示人才短缺為升級轉型的最大掣肘,反映人才技能與業界需求脫節的隱憂。
對青年政策的3個建議
面對逾兩年半的疫情、環球經濟不景、仍未平息的移民潮,香港的青年政策需固本培元,才有機會由亂及治。對我們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發展,我有3個建議。
年輕人必須有精神健康、多元智能與得到社會的包容,三者不可或缺。
(1)精神健康方面,正如世衛組織的名言:精神不健康便沒有健康可言。我認同港大葉兆輝教授等學者的提醒,政府要避免停止面授課堂,讓學童盡量過正常的學校生活和建立社交系統,有助減輕學業和精神壓力。縱然電子學習有多種好處,例如高成本效益、減少舟車勞頓等,但人際互動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尤其是提升低年級學生的抗逆能力。
(2)增強年輕人的多元智能亦同樣重要。近幾十年來,科技發展迅速,深入影響日常生活各種細節,誰能說得準10年後會怎樣?因此,增強學生多元智能以應對日新月異的時代是一大重點。今年9月初教育局公布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增加學校的彈性課時,其中用途之一是跨課程學習和強化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我甚表支持。
不過,今天全球智能裝置收集到的數據正爆發式增長,而數據有八成與地點相關,故此加強學生的數據敏感度和地理認知亦不容忽視。因此我希望當局夠能把高效的空間數據分析工具「地理資訊系統」(GIS)也納入常規課程,全面增強學生的解難能力和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以包容態度達至社會和解
(3)我們應否考慮促進社會大和解?2019年反修例事件令社會嚴重分化,當中牽涉許多年輕人,今天他們有些在囚或已獲釋。日前保安局長鄧炳強表示,當中六至七成人感到懊悔,由於他們不少是學生,當局正與教育局及學界商討如何有系統地協助他們重返校園,亦會與部分僱主商討,讓在囚者獲釋後有工作機會。
我認為這種包容態度是社會達至和解的重要一步,只要這些年輕人肯改過並已為此接受刑罰,我們便應該盡力把他們重新納入正途,讓他們也能貢獻社會。而政府更應確保各間公立大學對服刑期滿的年輕人,與其他學生一視同仁,而不應動輒以影響校譽為由開除學籍,否則便是雙重懲罰,無助這些年輕人更生。
港府近年積極推動創科,可為年輕一代謀取更優質的就業機會;但要把創科發展成舉足輕重的產業,如金融、物流般僱用數以十萬計的人,估計要花上10年計的時間。年輕人不單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更是社會的一分子。如果政府能夠令年輕人看到當局真切為他們改善福祉、讓他們看見希望,我相信政府的青年工作定會事半功倍。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