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打造一刻鐘生活圈 香港可以嗎?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打造一刻鐘生活圈 香港可以嗎?

近年各地興起「一刻鐘生活圈」的倡議,即15分鐘(也有地方定為20分鐘)之內可以上班、上學,以及解決基本生活所需,以減少碳排放和提高宜居性,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下,更顯迫切性。

這個一刻鐘所指的距離,各地定義不一,可指步行、單車、公共交通可達的距離。以新界大圍火車站作起點為例,15分鐘步程只可在區內,但騎單車可至火炭,而乘港鐵則可南達會展、北至大埔墟。

一刻鐘生活圈的浪潮,席捲內地多個省市,以至法國巴黎、西班牙巴塞隆拿、意大利米蘭、澳洲墨爾本、加拿大渥太華,以及美國波特蘭等城市。究竟它有甚麼亮點?在香港又是否可行?

15分鐘城市 4大核心原則

由來自不同國家、近100個城市市長組成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提出15分鐘城市的核心原則,包括:

生活所需--社區內的居民都能方便地購物和獲取服務,特別是新鮮食品和醫療保健;

社區共融--應包含公私營不同的住屋種類、大小和價格,以容納多種類型的家庭,使更多人能住近工作地點;

綠色空間--公園等綠色空間,是每個社區不可或缺的;

職住平衡--綜合小型工商業、零售和酒店業應共存,讓更多人可在家附近或遙距工作。

擴闊行人道單車徑 減私家車泊位

在巴黎,「15分鐘城市」是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成功贏得2020年連任選舉的關鍵,這個「超近距離」計劃,讓當地市民在15分鐘的步行或騎單車之距離內,抵達日常生活中需到的地方,包括雜貨店、辦公室、公園、學校、咖啡店、健身室或醫院診所。她擴闊了行人道和單車徑,到2024年,每條街道和橋樑上會安裝一條單車徑,並會減少6萬個私家車泊位,以轉作如共享工作間;同時,又會在學校操場上建設小型公園,在上學時間以外對外開放,以解決公共綠色空間不足的問題。

內地這兩年也要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而且雷厲風行。去年7月開始,分兩批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80個試點,共推動建設超過1,000個一刻鐘生活圈,覆蓋2,000多個社區、服務2,300多萬居民;當局計劃到2025年,通過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範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據央視網報道,首批試點地區居民的綜合滿意度達93%。

彭博新聞社以「烏托邦」來形容這些便民生活圈的構想。那這個烏托邦在香港可實現嗎?

根據2011年運輸署的交通習慣調查研究,香港人以公共交通的平均通勤時間為40多分鐘,與2002年一樣;如果可把三刻鐘車程縮短三分二,那真令人神往。

不過,香港目前未有變身成一刻鐘生活圈的條件,因為這樣的社區講求生活和工作平衡,自給自足,而非目前香港以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等功能劃分的規劃思維;其次,在這種小區便民生活模式中,行人和單車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與今天的現實亦截然不同。

事實上,新界擁有總長82公里的單車徑網絡,貫通新界東西、覆蓋範圍廣闊,包括由屯門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和沙田至馬鞍山的一段長約60公里之主幹綫,以及正在分階段推展、由荃灣至屯門的主幹綫。不過,在當局眼中,單車徑只供市民作消閒和康樂用途,而非交通運輸的重要一環,這也反映在運輸署流動應用程式「香港出行易」中,「一站式公共交通、駕駛及步行路綫」搜尋不包括單車徑路綫。

善用單車徑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不少人寄望當局,在規劃北部都會區這些龐大的新發展區時,能夠採用破格思維,融合減排和增強職住平衡元素,這是大眾的願景;不過,我們何不從現在開始改變?

例如當局可先在「智能道路網」(Intelligent Road Network,IRN)中也涵蓋單車徑,變成「一站式公共交通、駕駛、單車及步行路綫」;同時,單車徑地圖也可從使用私營企業的版本,改為地政總署的專業版本,而且附上應用編程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方便初創企業將資訊納入出行應用程式中;然後,逐漸在規劃新界道路時擴闊安全島,減少單車和行人爭路的情況,並增設單車泊位和加強管理,以善用單車徑這個運輸基建。

香港要邁向減排的目標,並提升生活質素和市民對居住社區之歸屬感,的確難以一步到位,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特區政府願意踏出多一步,改變便會開始。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