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先進科技完善智慧城市設計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先進科技完善智慧城市設計

中科院院士葉嘉安近日以〈智慧科技與智慧城市〉為題,向參與「科創大講堂」的同學介紹智慧城市及未來城市運輸服務,引導學生裝備自己。期間有同學問到智慧城市的技術設計,葉院士指出,基本上所有的設計都會存在偏差,比如全球定位系統(GPS)。

GPS的準確度約5米,然而,因着低地球軌道衞星(簡稱低軌衞星)的普及,今天這些誤差可以大幅減少。

美國史丹福大學GPS實驗室指GPS的缺點是容易卡住,操作和維修也非常昂貴。他們留意到近年急速冒起的低軌衞星,數以千計的衞星比GPS成本低,加上距離地球近,影像更佳、傳訊流暢。

同屬衞星,GPS在地球2萬多公里的上空運行,一天環繞地球只有兩次;而低軌衞星則可在距地球僅160公里運行(民航機飛行高度一般是14公里),而且毋須依循既定軌道,因此路徑更多,同時可快至個多小時便環繞地球一周,一天環繞10多遍。

近年低軌衞星增速驚人。關注科學家聯盟(UCS)的全球衞星資料庫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在地球軌道上有5000多顆衞星運行,是2007年的6倍;其中低軌衞星佔86%。

這些衞星用途廣泛,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是其一。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舉例,指糧食供應(將影像結合天氣、溫度或氣壓來提升農業產量),溫室氣體監測(觀測來自各種來源的碳排放,包括油井、垃圾堆填區和工業區),公用事業(使用陽光和雲層覆蓋的預測模型來決定太陽能電池板位置)等。

目前,更有不少公私營機構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lS)這個可兼容不同數據的平台,結合低軌衞星影像和視頻作規劃和管理業務。例如電訊公司對建築物進行分類和計數以釐定投放資源、零售商偵測工商業區的車輛數目以評估市場潛力、城市規劃人員檢視體育設施分布以善用開放空間、管理公司偵測露天停車場的泊車情況、房地產公司評估物業質素、建築商盤點器材存貨和地盤巡查,以至政府評估不同時段的人車流量、測繪道路特徵,以及偵測非法廢料棄置等。

從GPS的5米進展到低軌衞星精細到以厘米計的影像,這些先進科技可減少誤差,令設計盡善盡美,是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元素。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