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發展與環保並行 -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發展與環保並行

丹麥近年為環保着力不少,尤其在綠色能源的運用上成績更驕人,位居歐盟成員國之榜首,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EA)指出,丹麥在2021年使用可再生能源較之前一年增加超過10%。

丹麥在綠色能源方面可以傲視同儕,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善用空間數據來發揮本地優勢。當地利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巨大風力資源,建造了全球首個人工能源島,為500萬戶家庭供電,當中完善的環境影響評估不可或缺,可了解新發展項目會如何改變人類、動植物、土壤、水、空氣、景觀、文化遺產,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風力發電項目更着重研究對視覺和景觀的影響,以決定設計、尺寸和模式等問題。

為免溝通不良引起誤會,當地規劃人員使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將數據變成具體的圖像,當中使用多達30層的專題電子地圖,方便專家評估和讓公眾了解詳情。

至於香港,近年也致力以「全面採用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城市策略」,再配合綠色能源、綠色建設以減低碳排放。當中多項大型發展項目,如明日大嶼項目,便衍生大量的數據,因此過程中的統籌和溝通工作是否流暢嚴密,往往影響工程效率。為確保平衡環保元素與工程暢順,政府須在規劃階段把握詳細周全的數據。

同時,特區政府也須構建針對新發展區項目的「共用地理空間資訊系統平台」(Comm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CGISP),方便規劃、建設、監督和維修保養。CGISP能確保共享的資訊準繩,關鍵在於:(一)綜合各方資訊,打通數據孤島,協助使用者通盤考慮大局;(二)作為「單一資訊來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確保資訊不重複、最新和可靠,如此施工效率便更有保障。

全球都以數據改善環境並提升生活質素,香港只要在未來的大型發展項目上善用數據,全方位顧及環保的需要,實現零碳排的願景必然能成功在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