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北都發揮智慧城市優勢
拙作《智慧城市5.0》剛剛出版,探討如何在城市發展與大自然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封面相片位置是北部都會區內的蠔殼圍魚塘,《信報》負責製作的同事好意提醒,指這片濕地可能不久便會面目全非,言下之意是應該換一個歷久常新的圖片。我卻認為這個封面記錄了北都現存面貌,很有歷史意義,可和未來建成的北都做對比。同事笑言假如他朝這片華南重要濕地完全變樣,黑臉琵鷺不再來,我們至少也可從這些相片中緬懷一下。
言猶在耳,10月底公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中,只提可能設立兩個濕地保育公園,比兩年前政府首次公布的6個保育區,不見了4個,令人疑惑又憂慮。
香港市民都明白北都作為嵌入深圳的部分,意義非一般;對自然保育也非鐵板一塊,但即使我們不拘泥於保育面積的一致,卻應堅守生物多樣性。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番強調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以「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智慧」。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HKBIH)指出,本地有6000多公頃內陸濕地,主要集中在新界西北部,「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孕育着無數動植物種,對水禽更尤其重要,為牠們提供食物和繁殖育幼地。」
要守護生物多樣性,一如樹木管理,先要為北都建立一個全面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包括候鳥數目和品種。同時,資料庫必須在大規模發展之前完成,這樣以後才有基礎可以對比建設前後的分別,令保育工作成效更清晰。
此外,根據天文台資料顯示,北都由於有較廣闊的集水區及地勢平坦,雨水積聚和退卻都較緩慢,在夏季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頻繁,加上沒有海水的空氣作出調節,溫度比市區更高。在極端天氣日趨嚴重的影響下,要解決水浸和高溫的問題,重新規劃及檢視北都的綠化生態系統變得更加重要。
為減少大眾的誤會,並加強溝通,我建議當局設立圖像化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儀表板,可供對比不同方案的保育成果,市民的疑惑便自然能化解。
今天的北都,可視為實踐保育與發展並行的重要試點,因此當局應秉承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才有望發揮智慧城市的優勢。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