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救救洋紫荊
洋紫荊是香港市花,在區內隨處可見,卻也成為極端天氣下最受影響的樹木之一。發展局去年1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過去5年受颱風及暴雨等影響而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品種中,洋紫荊有4年居於頭三位,去年更屬榜首,受損數字達整體折斷樹木逾十分一或485棵,次位是台灣相思(421棵)。
網站「香港地方志」指出,香港在1840年被指為「鳥不生蛋」(a barren rock)的荒蕪之地。發展到今天,本地單在高人流車流的地點已栽種了100萬棵樹木,過去10年間更在全港種植約500萬棵樹。不過,除了發生塌樹傷人事件會引起一陣關注外,一般人對這些近在咫尺的植物所知不多。
綜合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和「香港地方志」的資料,台灣相思並非本地原生樹,但它有助防止水土流失,抗火功能亦佳,港府在1939年便引入;惟它的落葉和雨水混合時,會在泥土中釋出化學物,抑制其他植物生長,有礙生物多樣性。洋紫荊則是不育的植物,因其以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兩種自然生成的樹種雜交而來,要持續繁衍就必須由人工繁殖。
時移世易,當前的極端天氣如何影響種植策略?今次當局沒有公布受惡劣天氣摧毀的樹木佔該品種的比例、有多少位於旺區,只是籠統指種樹「應選擇能配合該環境並發揮設計上的功能,以及可持續地健康生長的品種」,令人難以知悉箇中規劃。
其實樹木和居所一樣,伴隨我們至少50年以上,因此需好好規劃,尤其種植的品種和布局也要深思熟慮。我認為應以更有系統的方式管理,並且要提高資訊透明度。
有系統地管理樹木這些自然資產,首要是建立一個全面的樹木資料庫。一如人口普查,盤點全港樹木才能協助各部門以更快捷、更有效率的機制,去制定未來樹木種植及保養的長遠策略。
這個資料庫除了統計樹木的數量及分布,包括樹木品種、生長習性(如常綠或落葉)、高度及樹冠闊度、種植地點特性及生長環境等。配合地理資訊系統(GIS)的功能,以及無人機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等圖像,讓人準確掌握樹木分布和相關資訊,方便前線巡查、種植和修樹。此外,當局可按樹木品種、樹冠闊度、樹齡、修樹紀錄,以及根據陽光、溫度及雨水相互關係的生長方程式,盡早調節種植策略,同時監察樹木,更易找出危樹。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