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人工智慧釋放想像
去年底,香港科技大學與微信聯合成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WHAT LAB),要通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和資料挖掘等方法,分析微信的6億5千萬用戶的大量互動資料以擷取客戶喜好、生活等知識,以便對他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AI在多個領域都被廣泛使用,例如比輸入密碼更方便的指紋開啟手機功能近年大行其道,網站搜尋也成為我們的好幫手;而讓網民撰寫和編輯內容的《維基百科》,近日也引用了人工智慧增加內容的可信性——這套名為「客觀修訂評估服務」(簡稱ORES)的系統,可以根據文字質素和上文下理,篩選出有問題的內容,以便跟進。
對人類來說,繁瑣重複的任務,AI勝任有餘;然而一些在人類看來簡單日常的事情,對AI來說反而異常複雜。例如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它行車既小心又依足交通規則,例如去到交通燈時,無人駕駛車只會在紅燈轉綠燈後1.5秒才起動行駛。但是美國密歇根大學卻發現,無人駕駛汽車的意外率居然是一般汽車的兩倍!原來因為車速太慢,它們被後面不小心的人類司機撞到。
如何建立人類判斷力經驗資料庫呢?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想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透過模擬駕駛的遊戲,把用戶 / 玩家在駕駛遊戲中的判斷輸入系統,以「眾人教授」(crowdteaching)方式,群策群力,建立駕駛經驗資料庫。
AI既好玩,也前途無限——去年12月底,報載內地工業和資訊化部即將發布未來5年的智慧製造工程實施方案,當中人工智慧與機械人發展是當中兩大重要主題;同時連一向公開對Al疑懼的PayPal和Tesla 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也一改初衷,上月宣佈與人合夥開辦非牟利的研究機構OpenAI,投資至少10億美元,承諾會把所有科研成果公諸於世,任由大家免費採用。
一位網友說得好:電腦(以至AI)可以為人類處理掉重複的、需要計算或記憶這些機械性的工作,因而釋放了我們的想像力;但是電腦和AI再怎樣先進也只能跟隨預先的設定,不能創作創新,因此讓會創作、會做夢的人更海闊天空了......年輕人,請把握科技帶來的機遇,為我們塑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吧!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理學博士,太平紳士(JP),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也是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環境保育、電子健康、初創企業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