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中醫都可以數據化 - 思考HK

網上版請按此

鄧淑明:中醫都可以數據化

 

經常有人對中醫存有謬誤,認為中醫師憑著中醫理論和經驗,按照四診 (即「望、聞、問、切」,是中醫師透過目視、聽聞、詢問及把脈去收集病歷,暸解病情的方法),進行辨證,斷症純以「人」為本,不夠理性和科學化,其實,此言差矣。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國內醫療專家團隊已把創新科技及病歷數據揉合中醫的傳統理論當中。好像在今年十月舉辦的「創科博覽」中,令我眼前一亮的「中醫健康管理太空艙」,便是國內專家運用新科技研發出來的創新儀器。

 

這個「太空艙」研發自福建中醫藥大學,由不同辨識儀器組成,包括面部和舌像採集器、脈像採集器、聲音採集器,以及人機對答系統等,透過各儀器收集到的四診訊息,載入狀態辨識系統中,便能自動列出健康狀態報告,中醫師可按照報告內容,進行辨證論治。

 

中醫學理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藏著海量的資訊,當中包含的舌像、脈像、穴位,以及各種中藥的成分及效用等資料,數以百萬計。「太空艙」之所以能夠就四診的數據作出分析報告,全因為它結合了傳統中醫學理論、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機技術於一身,然後把眾多的數據整合分析,才能具體評估病者的健康狀態。

 

在香港,智能科技早已廣泛應用在西醫學範疇,最近更涉獵中醫藥的科研當中。2016年,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推出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導計劃便是利用大數據(Big Data)的運算方法,透過現代科技把大量疾病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後評估療效。計劃以多發性硬化症作為研究對象,病者有望在科學系統的評估之下,得到中西醫的適切治療。

 

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確立中醫藥在本港醫療服務的定位,在規劃中的中醫醫院及18間中醫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資助門診和住院服務,並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以促進中醫藥應用研究和專科發展。我相信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無論是西醫或中醫,都能夠有助診症治療,防病預危,令更多人受惠。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