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推行智慧城市的兩項關注項目- 思考香港

網上版請按此

推行智慧城市的兩項關注項目

 

全球不少國家為解決社會難題,不約而同以發展智慧城市為重要策略。

 

東盟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泰國等近年經濟崛起,同時也面對城市人口飆升引致的住屋、環境、治安等問題;而發達國家如英國、加拿大、日本,則備受生產效率停滯、能源不足、人口老化等問題困擾,它們都急需在現有的資源運用上以智慧城市方案謀求出路。

 

有研究機構指出,去年全球智慧城市的價值為839億美元(約6,544億港元),按年以25%遞增,估計從今年至2027年,價值將高達4,639億美元(約36,184億港元),當中以數碼世界的信任和網絡安全的公眾治安問題這兩項目最備受關注。

 

智慧城市須運用大量感應裝置和攝錄鏡頭去收集城市資訊,難免會觸及個人私隱問題。研究機構IDC預計,將來設置及安裝於公共場所的新一代科技設施,75%都需要先有嚴格的規管,包括制定如何收集、使用相關數據,以及甚麼數據會和誰分享的政策,以消除公眾疑慮。

 

就以香港的智慧燈柱項目為例,有市民擔心燈柱收集的數據會被不當使用,引來爭議。港府就此成立諮詢專責委員會,並於3月發表報告,建議燈柱以光學雷達(LiDAR)、熱感偵測技術,取代藍牙交通探測器、車牌辨識及移除攝影鏡頭,避免蒐集市民個人資訊。同時又建議燈柱日後只保存7個不涉及私隱的裝置,以爭取市民支持。

 

至於網絡安全,一直被視為數碼發展的棘手問題,因為它涉及公眾治安。而以感應器和攝錄鏡頭組成的龐大物聯網(IoT)很有機會成為黑客攻擊對象,IDC更估計,兩成網絡安全事故將由此而生,所以開發保護軟件和培訓網絡安全人才,便相當重要。

 

然而,創科人才短缺至今仍是本港推行智慧城市的問題癥結。如何培訓更多科技專才,並吸納科研精英,已是全球公認可解決數碼信任和網絡安全等問題的重要策略,本港要發展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便須把人才培訓視為創科發展的核心工作。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