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大學競合協作 培育香港創科人才 - Recruit

網上版請按此

大學競合協作 培育香港創科人才

 

一直以來,香港把科研成果商業化的成功例子不多,令有意投身創科行業的年輕人感到發展空間有限。最近香港大學連環出擊,跟海外著名學府合作培育人才,相信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出路。

 

去年年底,香港大學率先宣布跟內地清華大學合辦計算機科學雙學位課,並加入AI相關的內容。學生只要在兩間院校各修讀兩年計算機科學課程,成功修畢4年後,便獲取兩校分別授予的學士學位,計劃最快在2020年實行。清華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屬內地科技發展的先導者,早已在國內AI領域上大放異彩。是次首度跟其他院校合辦課程,預計可吸引不少中港兩地尖子入讀,培育更多AI人才。

 

事隔不久,港大再宣布與全球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學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聯盟,共同成立「精準醫學儀器實驗室」,集中在醫療診斷、藥物輸送及分析傳感器等儀器設施的研發工作,相信這次兩校合作可增長彼此的科研效益,進一步轉化前沿的基礎研究成果,有助應對全球人口老化及醫療負荷激增等問題。

 

其實香港不乏創科人才。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羅銳邦博士便以全新演算法,縮短癌症和罕見疾病診斷時間,因而獲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選為亞太地區35歲以下10大年輕創新者之一,他的研究更有助病人準確地選擇所需的標靶治療,造福人群。

 

港大前副校長高為元教授指出,AI如一個巨型沙盒,研究領域非常龐大,並非少數高等院校可以處理得來,更何況現今世界問題錯綜複雜,同行競合(co-opetition)協作才能發揮最佳成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出會支持大灣區高等學府競合協作,合作舉辦優勢課程,聯合設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我期望這些合作可以培育更多創科人才,並促進科研成果商業化,讓年輕人盡展所長,助港再闖高峰。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