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發展創新科技 基建人才相輔相成
近日城中熱議的《財政預算案》,把重點放在發展創新科技上,我認為方向正確。不過政府投入資源的優次,直接影響發展的成敗。
首先,資源應該用於完善基礎設施,包括儘快搭建「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透過開放數據促進創新;「數碼個人身份」是智慧城市的基石,市民網上活動和電子政府服務的推進器;而智慧城市設施應預留充足款項,以免影響成效。同時規劃時更要考慮未來擴展需要,新增設施如智能街燈應嵌入策略性元素,譬如發放及接收地理位置資訊,方便行人和司機覓路,也有利將來無人駕駛的施行。
其次是人才培訓,方能和完善的基礎設施相輔相成。培訓應該涵蓋現職人士的技能提升和轉型。
新加坡2月也發表了《財政預算案》,「創新」這主題貫徹在多項措施,除了促進競爭力,也提升國民的科技知識和創科意識,「加快培訓專才計劃」是其中一項主要措施。
當地在2016年推出Tech Skills Accelerator,和中小企合作,資助現職人士學習數碼科技,以便更新技能或轉型,培訓名額初期為27,000個。譬如一個工作了17年被裁減的系統工程師,經網絡保安培訓後重投職場。今年計劃擴充至製造業及專業服務,因數碼科技在這些行業日益重要。計劃也鼓勵國民學習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和網絡保安等,為此政府在未來3年預留1.45億多坡元(約8.5億港元)。難怪在全球多個人才評估中,包括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2017:人才和科技》,新加坡都名列前茅。
我衷心期待香港政府發展創科時,基礎設施和人才培訓也一併規劃,並儘快提出具體方案,體現政府在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的承諾,為香港創富之餘,也為年輕人提供更廣闊、優質的發展機會。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