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開放數據 促進創新創意
近日,世界銀行邀請我跟10多個國家的專家研討智慧城市的未來,我提到開放公共數據,有助推動社會的創新創意和創業,也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得到與會者很大的共鳴。
這裡的數據是指「空間數據」或「地理資訊」,即是把事物(如汽車、大廈或山脈)的資料與「地點」和「空間」連繫起來。聽起來好像很深奧,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歐美多國和新加坡早已積極建立空間數據基建,更開放給市民運用。例如去年洛杉磯推出的網站GeoHub,包含市政府的多種實時地理資訊,例如交通黑點、意外事故等,由此衍生便民的手機程式(App)如??Street Wize,讓用戶查看現在和即將進行的修路工程,免卻塞車之苦。而GeoHub的成功關鍵是下載格式有多種選擇,「應用編程介面」(APIs)方便用家。
在香港,政府近年也頗落力要開放公共數據,例如城規會在去年12月推出的「法定規劃綜合網站」,向公眾提供最新刊憲的法定圖則、規劃許可申請及修訂圖則等;而由26個政府部門聯合開放給大眾的「地理資訊地圖」(GeoInfo Map),提供多種資訊,如遠足徑、電動車充電站、警署報案室、便利店等,坊間反應也熱烈。
不過,上述網站的數據下載格式,許多仍然只有Excel、CSV或PDF,並非APIs,初創企業要花不少時間才可轉化作編寫App 的資料。同時,很多資料更新緩慢,既不實時也沒互動,落後於世界潮流。
政府是時候下決心改善開放數據的問題,才能成就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
鄧淑明博士
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