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落地」 香港「空談」 無人車競跑 智者先行
帶領學生研發無人高爾夫球車的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劉明指出,無人車可解決勞動人口下降問題。一直關注本港無人車發展的資訊科技企業家、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則認為,研發無人車有助減少交通意外。
據運輸署資料,2017年發生逾2.5萬宗傷亡交通事故,導致意外的原因逾半和司機的行為有關。鄧淑明認為,人為疏忽難以避免,但電腦能更有效調控車速,並根據路面實時數據作出決策,無人車是減少意外的出路之一。她估計,無人車加上創新科技可減少九成交通意外,以及減輕醫療開支。她又指出,若採用無人駕駛車輛作的士,預料可降低八成出行成本,相信便宜的車資能成為賣點。無人車以電能驅動,有望改善空氣質素。對業界而言,無人車的更大優點,在於其技術可帶來龐大商機。
內地智能車市場大 望吸金千億美元中國官方估計,智能網聯汽車將佔2020 年新車銷售量五成,一家內地顧問公司發表的《2017 智能網聯白皮書》預計,屆時智能汽車在中國內地的市場規模可逾千億美元。鄧淑明表示,「香港應思考如何參與其中,力圖分一杯羹。」無人車技術雖具備不少優點,但鄧淑明指出當中牽涉通訊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保安、政策謀劃、城市規劃等領域,因此預計十至二十年後才逐漸在香港普及。
鄧淑明亦指出,發展無人車技術需官、商、民協作,政府要從法例、道路基建、科研經費方面着手,私人機構亦可與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令科研成果商業化。市民也可自行開發程式,參與眾籌數據等活動。
擬2020 年推5G 專家憂慮難實現「5G 網絡和精準定位資訊是必要條件。」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表示,無人車需要迅速結合四周資訊,從而辨識行人、車輛、路牌。因此,先決條件是網絡傳輸速度快、數據充足和準確。「若無人車以時速100 公里行駛而需緊急煞停,如果選用4G網絡,汽車要向前走60厘米才停定,但用5G則只需7厘米。」迎接智慧城市,發展5G 是全球大勢所趨。美國5G網絡已覆蓋十多個城市;去年平昌冬奧期間,韓國亦有車廠試驗配備5G網絡的無人車,從首爾駕駛到平昌。
鄧淑明認為,5G 投資龐大,但早期最受歡迎的5G 應用只是視頻串流、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和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故預計初期服務費較高,一時難以普及。她指出,5G 需將現有發射站數量激增近三至七倍,才可建立高速和覆蓋良好的網絡。這些額外的基建大多以小型發射站形式安裝在燈柱、電話亭上。現時試驗安裝的智慧燈柱雖已為5G網絡預留位置,但未見其他街道設施有相關安排,以助電訊商減低成本。
拒開放數據 難統一交通資訊
鄧淑明指出,數據是無人車的關鍵,需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 CSDI),包含本地獨特的實時路況,如各巴士專線、不同的道路使用者、複雜的路牌指示、颱風的路面影像。有關公共交通和空間數據等資訊,如能與智能手機用戶的數據結集,並且聯上CSDI,讓公私營機構、程式開放者、市民大眾共享,將有利香港開拓創新科技。
然而,鄧淑明稱目前香港雖然公開部分公共資訊,如公共交通工具到站時間,但是相關資訊仍未與各機構連結,或未採用程式開發者需要的「應用編程介面」(API),故難以在單一平台發放。美國紐約早於2012年設立了《開放數據法》(Open Data Law),規定2018年底前所有公共數據須在單一平台公開,為無人車以至整個智慧城市發展奠下重要基石,值得港府仿效。
無人車除了5G 網絡,亦需配合精準的空間定位資訊。鄧淑明稱,因無人車可作V2V(vehicle-to-vehicle,汽車對汽車)及V2X (vehicle-to-everything,車聯網,即汽車對行人及基礎設施)的連繫溝通;同時,透過雲端人工智能技術,匯集智能汽車及道路基建的大數據,經中央系統分析後,協調路面的智能汽車,既可節能、疏導交通,亦可保障交通安全。
鄧淑明稱,智慧燈柱除收集車輛速度、行駛方向、天氣及環境等數據,亦會發放準確定位資訊及接收訊息,將來人與汽車、汽車與汽車之間的溝通、資訊交換亦會以此為基礎。但其他街道公共設施,仍有待設置定位資訊,並發放和接收相關功能。
社區可逐漸試行智能化設備,藉此收集完整數據分析規劃。他強調,「本港有條件做,但政府一直沒有做。」不過,鄧淑明指出,即使萬事俱備,礙於現行法規,無人車仍無法實地行駛。目前無人車試行,只局限在零碳天地及科學園等場地,科大研發全港首部無人駕駛車,因不獲運輸署准許路試,惟有北上深圳試行。
鄧淑明認為,港府應該在法規上拆牆鬆綁,以免繼續落後於人。港府及早放寬路面測試規定,讓創科機構收集本地數據及汲取實戰經驗,將有助推動無人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