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科技、人才、市場,AI時代的香港競合戰略
AI智能,全面解讀
不知不覺中,AI智能已經成為全球發展中的重要議題,隨處可見的各種智能機器人讓大家對AI開始不陌生,但AI的涵義包含甚廣,主要包括深度學習(從龐大數據中學習,結果可勝過人類如圍棋界的AlphaGo)、 機械人(負責極仔細或危險任務,如做手術、拆除炸彈等) 、數碼個人助理(如蘋果手機的Siri及Facebook 的M),查詢方式(在龐大的數據庫中快而準地找到資料)、情境感知處理(如把手機由直變横看時,正在觀看的版面也會自動改成横向),和自然語言處理(如懂得回答戶問題及提供服務資訊的聊天機械人)等等。
其實,要認識AI,我們可以從其發展階段著手。根據Wait But Why網站創辦人Tim Urban在(AI革命:超級智能之路)("The AI Revolution: The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一文中,指出AI的三個發展階段如下:
初階: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狹義人工智能),即AI專長在某個範疇,例如圍棋界的AlphaGo。
進階: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廣義人工智能),即是電腦全面地如人類般思考、運作。例如經典的圖靈測試,生於百多年前的英國科學家圖靈(Alan Turing)說過,如果電腦欺騙到你,令你信“它”是人,那才算是人工智能。
高階: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超級人工智能),牛津大學的哲學家Nick Bostrom多年來思考AI和人類的關係,他認為“超級智能”是一種在各個領域,包括科學創新、一般智慧、社交技巧等,也可以超越最聰明的人類的一種智能。
雖然目前我們仍然處於人工智能的初階,但AI的應用已非常廣泛,由金融(財富管理、偵測詐騙)、醫療(斷症、藥物發展)、傳媒和廣告(面孔識別廣告、度身訂造服務)、零售(亞馬遜是行業佼佼者)、法律(極速尋找資料)、教育(虛擬教師)、製造業、運輸、農業等等,我相信日後AI的發展可以超乎人類想像。
而AI智能帶給人類的影響幾乎是全面的,它可以透過龐大數據學習,可協助人類處理日常所需,方便人類生活。整體而言,AI有利提升工作及生產效率,增強生意額;AI有助資源分配,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尤其可協助人類處理重複及危險的工作,人類便能抽身從事其他類型的工種,又或把騰出來的時間,發揮更多個人潛能,改善生活質素。
同時,AI的應用廣泛,涉及層面多樣化。在教育方面,可透過AI 的分析成功方程式,了解學生的能力、興趣、取向和潛質,為每個學生度身訂造課程進度,並配對就業市場。又可以應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及深度學習,感知學生的注意力,以修正教學模式。
而且,AI也可以分擔老師部分日常職務,如批改作業及解答基礎知識問題。曾有實驗結果顯示,AI和真人的作業評分有逾八成的相似。此外一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AI教授,便製造了一個教學機械人應對學生的網上提問,為期五個月都沒有學生察覺到自己一直和機械人對話。正因為得到AI的協助,老師可以專注“增值”任務,如因應學生的表現及反應而修改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盡展所長,積極面對前路等。
AI智能在交通方面也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有不少城市長期受交通擠塞的問題所困擾,所以美國交通部便引進可調校交通燈信號技術(Adaptive Signal Control Technology),即智能交通燈,透過路邊的感應器收集車流的實時數據,以此調節燈號,疏導繁忙交通要道,當局表示這些交通燈不但可縮減至少一成行車時間,更節省汽油,空氣質素也有改善。
同樣出現嚴重塞車問題的中國內地城市 ¬¬— 杭州,便推出了由市政府和13個商家合作的 "城市大腦"。"城市大腦"便透過人工智能(AI)之應用影像辨認技術,在道路上分析汽車的種類和流向,再運算有多少汽車即將駛到繁忙的路段,從而調節紅綠燈的間隔,在汽車較多時便會延長綠燈時間疏導交通。"城市大腦"以杭州市蕭山區為最早投入試驗的地區,據知行車時間可縮短多逹一成,初見成效,已有其他地方如澳門宣布將會引進相關科技。
此外,全球各大車廠努力研發的無人駕駛車輛都是運用AI人工智能,它從龐大數據學習不同交通場景的行駛模式,並配合四周資訊以辨識行人、車輛、路牌等路面情況,令出行更安全和節能。由於無人車已成新趨勢,各地相繼試行,騰訊聲稱在2018年或2019年初,率先推出小量全自動車款,Google更研發可自動調校車身硬度的無人車,並申請專利,如車輛撞到硬物如汽車,車身自動變硬;如撞到人的話,它會“放鬆”減緩撞擊,相信無人車既可以改善交通擠塞情況,又可以減少交通意外發生。
至於環保,近年來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對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促使應用AI智能去掌握天氣狀況。香港天文台以深度學習等AI科技,自主研發的 "智能氣象監察助理"(簡稱"智能助理"),正是以新科技模擬氣象專家處理天氣大數據,它的主要功能在於天氣預告及資訊更新,以及天氣警告,尤其是極端氣象如龍捲風、冰雹、大雨、大風等,方便市民作好準備。
這個 "智能助理"內置近200條法則,可以篩選出有價值的訊息,並提出可行建議。而且能在20秒內從各源頭收集超過 53 萬個數據點,一日可收集7億多個數據點,有足夠的數據自然有助提供更精確的資訊。
此外,AI智能在醫學領域的用途尤為重要,有助醫療技術的開拓,其中機械人手術已被廣泛應用於不同專科的微創手術。日本早把AI技術運用到臨床結腸鏡檢查中,並即時對細胞進行分析,以診斷早期結直腸癌和腺瘤。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也使用人工智能,協助醫生檢測小腸檢查圖像中細微的變化,找出顯示病灶所在的圖像,增加診斷的準確性和減少人為失誤。
科技研發,香港前進
近年來AI席捲全球,中國的AI發展更是步伐迅速。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料中國可於2020年追上世界先進的AI科技和應用水平,繼而在AI的理論上可能會有重大突破,到2030年中國更有望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強國。為配合這個發展概念,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加強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教育。
香港作為中國的重要城市,既擁有穩固的科技基礎以及雄厚的科研實力,又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這種種優勢,自然有利AI智能的開拓。
其實香港在AI技術上早有研發,並屢獲國際讚賞。香港中文大學早於2014年研發出準確度達99.15%的自動人臉識別系統,成為全球之冠。其另一研究團隊於2017年成功應用人工智能判讀肺癌及乳腺癌的影像,以提升臨床診斷的效率,準確率高達九成。香港科技大學也是首家亞洲機構被邀請加入由Amazon、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科技巨頭創立的國際組織Partnership on AI (PAI),與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共同探討AI的發展。此外,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的統計,一篇來自香港高等院校有關人工智能的論文,在全球被引用的次數及其影響力排名全球第三。
香港的商湯科技亦是AI創科產業的 "佼佼者",憑著其原創的AI技術,短短三年便成為舉世知名的 "獨角獸"。它與香港中文大學組成的聯合實驗室,更常在兩大全球頂級視覺學術會議CVPR和ICCP中發表AI相關的論文,其發表量居亞洲第一。
以上例子顯示香港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成績。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落成,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將有利創科資源的交流。再加上,香港政府先後投放了不少資源推動科技研發,並訂下發展創新藍圖,包括建設 "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為從事人工智能研發的機構提供資助、營運和研發開支的支援,我相信這對香港持續發展AI智能,起著重要作用。
而早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本人率先將GIS引入香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時 GIS 已被廣泛應用在本港公共、商業、消費性的各種範疇中,提升機構的營運表現和為大眾帶來方便。GIS 的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譯為 "地理資訊系統",有人稱它為電子地圖。它是透過原始數據紀錄與空間位置的連結,轉化成對使用者有價值的資訊情報,可協助決策和提升生產力。而 "GIS 軟件"就是用作彙集、管理、分析和顯示各種和地理相關的資訊。GlS 透過多種形式,包括地圖、地球儀、文字報告和圖表,呈現世界不同的狀況,揭示世界各種事物的關係、變化規律和趨勢。
GlS 的特點就是以 "地點"和 "空間"為基礎,結合、整理、分析多元化的數據,這些與 "地點"和 "空間" 相關的數據用途廣泛,跟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型百貨公司可以運用GIS技術,掌握消費趨勢,決定是否拓展零售網絡。天災發生時,也可以透過GIS作出供應鏈的管理。
就以香港為例,2003年“沙士”襲港期間,我跟同事花上了三個星期繪製出全球的 "沙士地圖",當中便結合了地理空間資訊和分析功能,顯示病毒分布地點及擴散路徑,並分析到發生地點之間的共通處,讓市民了解沙士的散播情況。其後美國疾控中心及世界衞生組織都採用這個系統,作為製作疾病擴散地圖的基礎。
此外,香港復康會跟GIS技術研發公司Esri 中國(香港)合作,開發了多功能 "香港無障礙旅遊指南網站地圖版",讓長者和行動不便的人士在出行之前可提早瞭解行程規劃,外出購物和遊玩也可以通行無阻,為建立香港成為 "人人享有無障礙交通城市" 跨出重要一步。
去年,一名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同學為了解港島西區噪音污染狀況,參照運輸署2015年車流量數據,應用GIS計算出港島西區每條道路的交通噪音分貝,並將所有道路的噪音圖重疊,製成整體的噪音地圖,得出受影響範圍。數據反映出噪音跟交通流量的關係,十分實用,贏得“Esri青年學人大賽2017”香港區冠軍,並證明GIS的用途十分廣泛。
其實香港應用GIS技術已很成熟,並在香港多個政府部門使用。其中“地理資訊地圖服務”(GeoInfo Map)可算是香港政府供大眾使用的最佳例子,這是由26個政府部門聯合向市民提供超過180種空間數據,除有詳細的官方數碼地圖和地理空間信息外,還整合了不同政府部門的實用公共設施資訊,例如:法定古蹟、郊野公園內的流動電話網絡覆蓋、遠足路線的位置、文化和運動設施、學校、圖書館及醫院等,方便市民透過互聯網查閱相關資訊,並搜尋香港不同社區設施的位置。
全球競爭,人才至上
放眼全球,AI的浪潮延綿不斷,全球競爭最熱熾的要數人才的爭奪。“經濟學人”引述資料公司Quid的數字報導,在2016年包括Google、Facebook、微軟、百度在內的科技公司花費了約85億美元用於研究、收購及網羅人才,比2010年多逹四倍。
中國也不甘示弱,互聯網企業如百度、滴滴等先後在美國高科技中心矽谷設立研究院,與谷歌、亞馬遜、微軟等企業掀起AI人才爭奪戰。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騰訊,便邀得了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張潼和語音辨識技術頂級專家俞棟加盟,分別擔任騰訊AI Lab(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及副主任,負責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與開拓,及人才招攬。此外,中國還積極全面加強科學教育,於大學增加AI相關的碩士及博士學位數量,以配合國務院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雖然香港在全球AI人才競賽中,投放資源有限,但卻擁有高質素的大學教育,學界不少科技人才,均為國際頂尖的AI精英,如香港科技大學楊強教授便是全球首位華人科學家獲得人工智能界的最高榮譽——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AAI)院士。隨著大灣區科創的推動及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開拓,香港及國內,甚至國際科研人才得以互動交流,大大吸引及培育更多AI人才,有助香港迎接AI大時代的浪潮。
然而,當全球熱熾招攬人才之際,同時也出現了AI取代人類的說法。未來學家Richard Susskind教授在《未來的職業 科技如何轉變人類專家的工作》(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 Ho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Work of Human Experts)一書中,便預言透過科技,如高解像視像會議的 "網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等技術,可提供專家級的意見,令不少專業,包括醫生、教師、會計師、建築師、律師,甚至牧師等都會逐漸由機器取代。
自我增值,多管提升
無可否認,人工智能可以協助人類從事部分工作如重複及危險性高的任務,然而這不代表可以替代人類的職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經濟系教授David Autor 檢視美國過去百年多年歷史,在名為 "職位為何仍有那麼多?"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一篇論文中,以上世紀70年代引進的新科技——銀行自動櫃員機為例,指出櫃員機並沒有令分行和出納員的數量減少,相反由1995到2010年的16年間,櫃員機的數量大增四倍,而分行及出納員的數目也不減反增,原因是因為出納員已由原本點算紙幣的工作,轉成為銷售員,推介產品和服務。由此可見,科技的演進並沒有取代人類,但卻為舊有的工種注入新動力。
據加拿大皇家銀行負責AI的主管指出,目前AI可以做到的事情非常局限,與人類仍然有很大的距離。香港首富有份投資的金額科技初創Sentient Technologies創辦人近期也表示,金融數據相對有限,如果對比Facebook可用作訓練臉部識別數學算式的影像數據,數十年的股價資訊實在貧乏,故此影響了機器學習的成績,令它僅能在實驗室中表現出色,難以在現實場景中發揮功效。事實上,AI至今仍在幼兒學步的階段,一如20多年前的互聯網,有待日後的發展,這正好是人類自我增值的時機。
因為就在 AI發展一日千里,衝擊人類生活的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不同的機遇與挑戰,締造不一樣的世界。對於香港人而言,面對AI的浪潮更需要擁抱科技,放眼世界,探究新事物。同時要自我增值,多學習科學技術相關的知識,如編寫程式,既能培養邏輯思維,又能刺激思考,有助提升創意,配合AI的發展。而且,正如阿里巴巴的馬雲所說,只有以人為本的工作就不會被機器取代,所以不要自我封閉,反而要強化人類獨有的特點,重視溝通技巧和鍛鍊情緒智商等,這樣才能無懼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所帶來的挑戰。
而香港政府就可以担當主導的角色,引領私營機構及市民,迎接AI時代的種種挑戰,即組成 "官商民合夥",有了這個強而有力的組合,便能產生群策群力的協同效果。
眾所周知,推動AI發展,核心在於尖端人才,所以政府便要著力培育及留住人才。人工智能專家楊強教授曾說過香港官商在科研路上太被動,導致人才流失,建議為年輕人開闢更遼闊的創意空間,讓他們一展身手,我對此深表同恴。政府除了鼓勵各高等院校增強包括AI技術之科技課程之外,更要推動政策支援人才培育,尤其要啟發年青人的創意,好像政府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撥款五億元的 "科技專才培育計劃",以訓練和匯聚更多科技人才,便是積極的做法。
同時,也要著力滙聚人才,如資助企業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從事科研及產品開發等工作的 "博士專才庫"企劃,入境處推行的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吸引本地或海外的高技術人才在港發展。這些有利科技發展的政策,應持續推行,並要定時檢討,以配合整體的科技發展。此外,政府也應該要參照外國的經驗,把編程引入成為中小學常規的課程,並提升STEA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和藝術)教育,務求透過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這個日益倚重資訊科技的世界。
香港雖然在AI領域早已起步,然而仍未達至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因為未能把科研技術商業化,並改良成產品推出市場,這方面便有賴政府及私營機構全力協助。而且,AI的成敗在於數據多寡,但政府在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方面需待到2023年,此項很多國家已經推出的一站式開放資訊數據服務,香港市民到現時仍未能享用,大大削弱了香港在AI和創科發展的潛力。我希望政府能夠審視現時創科相關的政策,簡化相關程序,並加快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的建設,為香港發展成為一個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