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創業要創意亦須堅持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創業要創意亦須堅持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今年香港創業氣氛的熾熱有增無減,政府及私營企業的各式資助,以至創業加速項目不停出籠, 令人目不暇給。我和智慧城市聯盟的會員近日便四出講解在發展智慧城市的大前提下,創意可以如何施展,以及各式資助計劃的詳情和申請竅門,希望助有志創業者一臂之力。

不過,歸根究柢,初創企業業務能否生存並茁壯成長的關鍵,始終在於其意念能否改善我們的生活,解決社會的問題,長遠對大眾有所禆益。

今年的「英菲尼迪(Infiniti)創業加速項目2.0」以「智能城市」為主題,我再次獲邀擔任它的初創導師,並於7月中跟入選者及其他初創企業分享營商心得。

萬事俱備仍吃閉門羹

去年這個創業加速項目發掘的新星已初見成果,例如得獎項目之一的德國智能「城市樹木」(City Tree)便剛剛落戶灣仔,它利用物聯網和太陽能發電板等科技,以及苔蘚來淨化空氣,一道綠牆吸收的污染物,相當於種植275棵樹木;另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PSL也以減少碳排放為目標,得獎的設計是電動單車,它沒有廢氣排放,環保、輕巧、可摺疊,據聞明年上半年便會推出,可為城市人提供另類的「綠色」出行選擇。

不過,意願即使多美好,實行起來卻未必能夠一步到位:例如電動單車在人多車多的香港如何定位?牌照問題又如何解決?而現在得到多方讚譽的City Tree也是在大學研究10年才有的科研成果,證明必須堅持才有機會成功。

以我自己為例,當年由在港大教學到自資創業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lS)電子地圖,正是着眼它比紙張地圖更精準,資料更豐富和詳細,有利城市規劃和管理,也有助香港與世界接軌等優點。

於是在1997年我耗盡所有積蓄創業,先在上環租了一個200方呎的小小辦公室,方便繼續在港大兼任教職;由於辦公室對面是棺材店和鹹魚欄,所以租金特別便宜。那時什麼都「一腳踢」,髹油、拉電線自己動手;家具、電話都是二三手的;每天回公司會第一時間煲水,因為蒸餾水太貴......

安頓之後,我立即飛往美國拜會最大的GlS軟件開發公司Esri,爭取該軟件的推廣和專屬合作計劃。我跟他們先後見面多次,逐個部門開會才傾妥條件。由於是第一次合作,他們要求我多入貨,此舉令我資金變得緊張;為了省下郵費,我用幾個大紙箱把宣傳單張資料裝載好,「一手一腳」自己搬到機場託運回港。

萬事俱備,以為一回港便可大展拳腳,可是往後吃的閉門羹真是多不勝數。以往好歹是大學講師,現在你只是人家眼中的一名推銷員而已。記得有一個客戶,見面四次,由拒絕試用、及後答允試用卻要求我借出當年昂貴的電腦,到要我逐個員工提供培訓,之後更要求送贈GIS專書,但始終也未有給我半毛錢的訂單。

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

每天我只睡4小時,常常通宵達旦寫銷售書,日間抱着又大又重的電腦由上環徒步到中環,日復日穿梭客戶公司之間卻全無收入,那時感覺是在黑漆漆的隧道內,不見盡頭。但誰人創業是一帆風順?只有堅持才有機會成功,才有機會看到形勢扭轉的一天。

近日朋友間最津津樂道的,除了早前小國寡民的冰島居然能躋身歐洲國家盃八強,就是馬匹「巴基之星」輸在起跑線卻贏在終點的一幕。我想激盪人心的傳奇背後,正是不懈的努力。因此我期待其他商界領袖可以引用自身的經驗,鼓勵初創年輕人,不要為一時的失意而輕言放棄。香港需要他們用創意發展資訊科技,長遠把經濟基礎擴大擴闊,營造一個嶄新的營商生態圈。

鄧淑明博士
智慧城市聯盟督導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