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智慧出行 單車通勤 - ezone

網上版請按此

智慧出行  單車通勤

 

香港對初創有多大的吸引力?房地產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 (Savills) 就全球30個城市的創投基金多寡、創業所需日數、咖啡價錢等,排列出「科技城市指數」以衡量該城市對科技和初創的吸引力,以及凝聚人才的本事。倫敦在整個出行範疇排行第一名,皆因它的出行選擇多元之外,也鼓勵步行和騎單車。

 

在香港,騎單車只屬康樂活動,但它其實對地球大有裨益——因每行10公里,私家車便排放1.87公升二氧化碳、巴士0.19公升、地鐵0.13公升,騎單車則是零排放。

 

新界單車徑的斷斷續續一直為人詬病,而大家也早認定香港地窄車多,在市區建設單車徑是天方夜譚,因此不少「單車友」只有羨慕外國的份兒。 英國1999年推出的單車上班計劃,鼓勵僱主為員工提供12個月免息貸款買單車。由於稅務優惠,令購買單車成本減少逾三成;計劃也為僱主慳掉13%的保險供款。據2014年的調查,當地已有超過750,000人以單車代步。

 

丹麥首府哥本哈根以單車聞名。該地早在上世紀60年代,劃出行人及單車專用區,至今已有近400公里的單車徑,一半居民日常以單車代步;而當地主要幹線上的紅綠燈均以單車的速度來調節,法例也規定汽車要在路面禮讓單車。

 

繁忙的紐約市,自從嘗試在鬧巿(如第九大道)增設專用單車綫並縮窄行車綫後,不單交通意外減少17%,行人意外也減22%,路面平均行車速度卻沒有降低,可説是三贏的示範。

 

不過,上述的城市道路比較寬闊,人車爭道之嚴峻也許不如香港,新加坡應該更貼近本地情況。近日翻看一篇《海峽時報》年前的文章,列出新加坡不是單車國家的原因,香港人不難發現「熟口熟面」:

 

1)土地不足,難以廣設單車徑

2)司機普遍不太尊重單車使用者

3)濕熱天氣不利踏單車上班

4)欠缺單車泊位

 

不過,新加坡其實早已決心改變。當地近年推廣WCR(walk cycle ride),即以步行、騎單車和公共交通(包括:共享汽車)的混合模式,WCR在2016年已佔繁忙時間總出行的七成多。去年陸路交通管理局(LTA)更為未來8項發展策略進行公眾諮詢,例如把單車徑接連、提供直達公共交通減少接駁等,種種措施只為減少道路來增加社區設施用地。

 

香港過去也不乏推動單車的建議,例如2016年規劃署推出的灣仔及北角海濱城市諮詢中,建議設立全長3.9公里的單車徑,以及2017年政府提出串連新界分散單車徑的「超級單車徑」,同樣令人期待。其實,根據2016年的中期人口調查,港島居民有超過一半(近360,000人)在港島上班,而全港更有六分一上班族即650,000人在同區工作,是單車出行發展的重要依據,奈何上述建議後來都無疾而終。

 

可喜的是,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預留60億元發展休憩空間,令東區走廊興建約兩公里長兼容單車徑的行人板道可以落實,加上在前啟德機場新發展區,規劃約13公里長的單車徑,希望單車徑網絡可更進一步引入市區。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