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初創專才人脈擴展關鍵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初創專才人脈擴展關鍵

 

這幾年我經常擔任創科比賽評審或導師,接觸的年輕人不限於本地,也有不少來自內地。雖然各有賣點,但初生之犢的滿腔熱誠和衝勁則完全一致。

 

例如早前應邀參加由香港大學SPACE企業研究院和中國商業學院主辦的「港大講堂」論壇,主題是「中國模式─機遇與挑戰」。這次活動規模龐大,集合了來自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香港六地的千名校友,論壇在5日4夜的郵輪之旅中舉行,據大會指出,選擇郵輪是「因為海洋文化象徵勇敢、冒險向前的精神,是所有中國企業家都需要擁有的精神」。

 

我除了和論壇參與者交流有關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的創新與實踐,如何為中國創造競爭優勢外,也聽到曾鈺成、陳冠中等知名校友的精闢觀點。我同時應邀為創科香港基金會(Hong Kong X Foundation)名為「X-Plan」的項目擔任導師。活動揀選20多家中港初創分別與不同導師面談,每家公司必須在15分鐘內介紹自己、講解面對的困難並尋求導師的建議。而我指導的幾家公司,發展階段各有不同,有重技術研發,也有重市場開拓。

 

譬如有公司結合智慧硬件、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打造出一個無人機巡邏檢查平台,無人機起飛後可自主完成目標物的拍攝、問題診斷、回收與充電。運營了只有一年半,公司已與歐洲最大的無人機巡邏檢查公司合作,也和內地第二大的風機供應商進行試點合作,成績實在不錯;另一家技術型初創把視覺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運用於工業用機械人系統中,與「中國製造2025」的路向非常吻合。還有初創以人工智能、虛擬實境及遊戲,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公司想在推動科技教育的同時,弘揚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技藝。一所公司則想到透過大數據分析求職者的潛能,以配對合適的工作。

 

每家公司各有特色,惟同樣認為「人」的因素是發展的主要樽頸。這裏所指的「人」,既代表公司的科研或市務人才不足,令業務裹足不前,也暗示初創人脈薄弱,不利籌措資金或擴展業務。

 

作為過來人,我也經歷過這些掙扎。如何拆解?篇幅關係,下次再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