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

倫敦為金融創新不斷求進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倫敦為金融創新不斷求進

 

貴為電訊公司Vodafone 德國行政總裁的Hannes Ametsreiter日前撰文,指50多歲的他正和其他高層人員學習編寫電腦程式,導師是公司內的年輕員工。一如學習語文不等於要做作家,學編程也不一定做程式員,但他認為學編程是擁抱數碼時代的重要一步。

 

這樣「做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正是德國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的因素。一個地方要保持優勢,何嘗不是要時刻警惕?例如即使多次在全球金融中心這類評估中坐上冠軍寶座的倫敦也不斷求進,月前當地的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宣布為籌辦「全球沙盒」進行公眾諮詢,讓創新金融產品可作跨國測試,正是一次漂亮的示範。

 

所謂「沙盒」(sandbox)意即在隔離環境中做實驗,「金融規管沙盒」是讓產品未正式推出前,在受規限情況下向客戶試行。監管部門對沙盒的參與者一般有3個要求:

 

.產品要真的有創意;

.令消費者受惠(例如慳交易費);

.產品有措施保障用戶和管理風險。

 

早於2015年,英國便宣布要成立「規管沙盒」,隨後香港、新加坡、澳洲、瑞士、杜拜、美國、加拿大也相繼加入行列。

 

英國首年的參與者多達八成是初創,其中申請者有六分一來自美加、新加坡。此外,至少四成首輪沙盒參與公司成功找到投資,九成參與公司也在市場上推出服務,成效不錯。

 

同時,英國早已盤算下一步──進軍全球的金融科技市場。2016年正式推出沙盒之時,英國當局已跟各地的監管機構商討合作,例如在當年的12月便和香港金管局宣布訂立合作協議,之後和香港的證監會和保險業監管局也簽署協議。同時,它也跟歐美和亞洲多個監管機構議訂跨國沙盒的藍圖。這個任務聽來非常艱巨,經驗老到的英國自然懂得保持相當彈性,例如參與的各個監管機構可選擇不參與某些創新項目。

 

要吸引金融科技專才,成功因素除了資金之外,政策和環境也非常重要,全球沙盒的設立有助於倫敦鞏固金融科技樞紐的位置。我們香港有的是財力、資源和經驗,所以亦應盡快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求進,以免錯失先機。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