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全球爭奪AI人才 港如隔岸觀火
在9月底舉行的國際電訊聯盟(ITU)論壇上,我應邀與南韓、新加坡等代表探討人工智能(AI)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影響,其中教育和人才是重要議題,因為發展AI和智慧城市,都要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
內地冀2030年成創新強國
大學是網羅人才的必爭之地,Google去年底成功羅致了美國史丹福大學AI實驗室總監、以研究電腦視覺(教導電腦如何把影像「翻譯」出含意)聞名的華裔教授李飛飛;同時,加拿大政府向滿地可3所大學撥出破紀錄的2.1億美元(約16.4億港元)巨款,培養AI人才。
在國家及地區層面,南韓國會自從去年該國九段職業棋士李世?被AI圍棋程式AlphaGo公開打敗後,立即通過比原來預算多55%的一兆韓圜(約68億港元)巨額款項,計劃於5年內打造國家級的AI科研中心。
新加坡由今年8月開始,已經放寬「EntrePass」(創業入境簽證計劃),吸引海外科技創業家,即使業務仍在探索階段,只要有往績便可移居當地,毋須如過往般要有政府認可的創投入股、持有知識產權項目,或者與當地研究機構有合作關係等。
中國內地自今年9月開始全面加強科學教育,小學一二年級必須每星期有至少一個小時科學堂、大學增加AI相關的碩士及博士學位數量,以配合7月份國務院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訂定中國要在2030年成為全球AI創新強國的目標。
港科研投資佔GDP少於1%
AI人才爭奪戰況激烈,不過,美國暫時遙遙領先。 根據商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今年中發表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美國的AI從業員逾85萬,居次席的印度只有15萬,緊隨其後的英國有14萬。
中國呢?排第7位,僅5萬人,不及美國的6%。即使在內地的AI行業(如深度學習、語言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等),十大僱主中也有一半是美國公司,包括IBM、Intel、微軟等。
香港在全球AI人才競賽中,彷彿隔岸觀火,實則我們有世界知名的大學、有國際頂級的AI教授,但在這20年來,在科研發展(R&D)投資上,香港一直低於GDP的1%,期間南韓和中國在R&D的投入直線上升;新加坡也維持在GDP的2%水平,結果我們的創科發展遲緩、AI人才流失。期望政府大力扭轉局面,保住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