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7

減碳校際賽創意實用兼備 – 信報財經新聞, StartUpBeat

網上版請按此

   

減碳校際賽創意實用兼備

 

4月非常繁忙,全因為「全港校際氣候變化跨課程專題比賽2016至17」進入評審的最後階段。我身為主評判,連續3天逐一觀察入圍參賽隊伍的演示。來自138支參賽隊伍的中小學生,全都甚具創意,質素之高超乎想像,值得為同學喝采!

 

這次比賽在研究項目組別有不少觀察入微的研發,各隊伍在題目和研究方式上都花了不少心思,例如調查的方法有實地考察、訪問、問卷和模擬的實驗等,態度認真。不過,有個別隊伍的研究只集中在學校或一兩個地點,如果可以擴大範圍,收集的數據會更全面。

 

學生懂收集分析數據

 

不得不稱讚有同學懂得分析不同物料、顏色和設計等特質,以及多種天氣下的溫度數據,從而對公園應採用哪種物料來降低城市溫度提出建議;亦有隊伍在分析碳排放數據之後,建議環境局設計碳足印食物標籤,幫助市民選擇低碳排放食物。從深入分析數據,找出問題所在,然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的做法非常可取。

 

至於「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大獎」的入圍作品之中,大家都充分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科技來探究,譬如有隊伍用到GIS的功能,對比多年來城市化對社區面貌的影響,再提出降溫節能的措施,減輕引發的熱島效應;又有隊伍用GIS?究在社區引入單軌電車系統,減少碳排放量,也是好建議。

 

發明品方面,同學都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例如有推廣低碳飲食習慣的手機App;又有給人驚喜的水藻街燈——以藻球掛在燈柱吸收汽車的廢氣;小學同學的環保發電單車,設計看來很可行,令我也想擁有一部。

 

不過或因時間關係,不少作品在可行性和實用性方面有待加強,期望同學除了埋頭尋找資訊,也要抬頭觀察世界,才可對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因為創新創意最終目的,就是要為社會解決問題,改善生活質素。我深信同學只要對症下藥,再用心鑽研,今天的作品或研究假以時日必定可以造福人群,期望同學能為應對氣候變化繼續努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