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善用現有資源遏止疫情
本港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反覆,市民出現抗疫疲勞在所難免。經過一年疫情,我們能否摸索到更有效的預防方法?我認為其中關鍵是善用先進科技,尤其偵查感染源頭不明個案,而政府其實早已配備精良的軟硬件,只需加以靈活運用,肯定有助遏止疫情。
早前瑪嘉烈醫院有小型爆發,原來可能與最先確診員工居住在疫廈有關。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教授上周在一個電台節目提出,「醫管局和政府各部門應善用政府內部的電子平台溝通」,發現有大廈爆發疫情時,醫管局可盡快提醒居住在該疫廈的員工做檢測,令病毒不致在醫院內爆發。這真是一語中的。
其實政府內部已具備了這些有助協調和互通資訊的先進電子平台。例如早於2019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已研發一個嶄新的共用地理資訊系統電子平台「聯合運作平台」(COP),供各部門實時互通與天災有關的事故資訊,包括山泥傾瀉、由暴雨造成的水浸、風暴潮引發的海水淹浸和重大道路事故,同時兼顧輔助資訊,例如天氣和交通資訊、地圖數據等。COP方便各政府部門協調和分工合作,而各部門更可通過流動和桌面電腦應用程式,利用雲端技術,以可靠和安全的方式使用該聯合平台。
去年中,30多個負責處理天災的政策局、部門,包括渠務署(水浸資訊);土木工程拓展署、地政總署和房屋署(山泥傾瀉);路政署(重大道路事故);屋宇署(建築物/結構事故)等,聯同協作機構的人員,一起參與演習模擬超強颱風的各種情景,以測試應變和善後能力,以及決策過程能否互相協調,務求在保障市民的生命和財產之餘,亦可令社會在災後盡快復元。
同一原理,如果政府能把該聯合平台用作抗疫,當局每天比對醫療人員的居處地址和對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人士的居所,以COP通報旗下超過160個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院和門診,便能火速在局內8萬多員工中找到可能的隱性患者;再配合何教授建議的動員更多人手加快個案追蹤,跟進對病毒有陽性結果人士並追蹤密切接觸者,而非只着眼確診者。雙管齊下,便能有效阻截第二層傳播,減低醫院和社區內病毒爆發的風險。
當務之急,是特區政府在防疫上要更靈活地運用現有資源和先進科技,才有望令第四波疫情盡快結束。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