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3大方向 促港再工業化起飛
前幾年仍是政府熱話的「再工業化」政策,近日似乎已少人提及。2016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香港要發展再工業化,回應工業4.0的全球趨勢。再工業化是透過資訊科技、物聯網(IoT)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為生產系統自動化或升級。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研究報告,到2025年,全球實施工業4.0或再工業化所創造的價值,可達到3.7萬億美元(約29萬億港元)。
在香港,再工業化計劃主要涵蓋4個行業,即製藥、醫療、生物醫學和先進機械。自2016年以來,政府除了在2017年成立跨政策局的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外,還提供基建、設施、人才培訓,以及包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撥款20億港元的資助。
經歷疫情 經濟更要多元化
然而,在過去幾年,進展未如人意。去年中,立法會秘書處資科研究組一份題為《選定地方推動再工業化的措施》的報告指出,「創新科技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已由過往9年來停滯不前,僅佔本地生產總值0.7%,微升至2018年的0.8%。」而政府對再工業化的熱情也似乎有所冷卻,在去年12月推出的《智慧城市藍圖2.0》中,在「智慧經濟」展望未來中,僅提到會「加強商界整體的數碼轉型,尤其是由科技推動發展的經濟領域如金融科技及再工業化」。
可是,經過新冠肺炎疫情,我們更認識到,經濟發展多元化是香港長治久安之道,因此應該認真促進再工業化。對此,我想提出以下3個方向:
大增研發開支 保持競爭力
科技在再工業化中扮演主要角色,對研發的投資更形關鍵。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高收入經濟體如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科研投資,平均佔GDP的2.58%,南韓有4.81%、中國2.19%(深圳更達4.2%)。而香港政府盡管以知識型經濟為發展模式,但到2019年,科研投資仍然偏低,僅達GDP的0.92%。我們需要大幅增加研發開支,趕上近鄰的水平,以保持競爭力。
香港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實力雄厚,根據網站Guide2research去年的《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尖端科學家排行榜》,以研究人員的學術質量、論文被引用次數等評估,香港在全球54個經濟體中排第12(美國第一、中國第五),可見本港科研實力強勁。然而,香港在研發成果商業化的能力卻嚴重不足。
因此,政府應注意市場趨勢,在長者服務、物流及食品業等不同行業,探索及部署更多智能化解決方案。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製造業在2018年只貢獻了本地生產總值的1%,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於去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珠江三角洲共有21,000多家港資製造業企業,估計營業額達9,000億港元。這些企業雖然生產綫在內地,但其中9成以上總部都設在香港。
惠及灣區港企 實現智慧製造價值
報告也提到,香港在大灣區的大部分製造商為中小型企業,研發能力非常有限,質疑為何政府的再工業化策略沒有惠及這些港資企業。其實再工業化下的高價值工業技術,可提升這些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傳統製造業也可成為研發成果的主要目標客群。例如,先進的機械人可以應用於大灣區內的主流製造業,包括服裝、鐘錶、電子以及食品加工,實現智慧製造的價值。
而提升香港傳統製造業,締造雙贏的夥伴關係,是香港智慧製造業和再工業化策略的成功關鍵。
因此,政府應該與本地企業攜手,通過積極推動大灣區內的研發和合作,建立可持續的再工業化生態系統。此外,我們的再工業化政策也應放眼內地和東盟,作為出口的目標市場,彌補本地需求不足的問題。如此,香港的再工業化就有望可以起飛了。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