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智慧城市以數據基建為本
智慧城市近年在全球和內地的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可以如何借鑑,以他山之石應對人口老化、住屋供應不足、交通擠塞、空氣污染等眾多難題?最近課堂中的熱烈討論,也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話說上周剛完成本學年在香港大學任教關於智慧城市的碩士課程。我除了廣邀多位重量級嘉賓臨,與同學講授自己的專業課題,更要求同學在最後一課分組演示自己揀選的智慧城市。他們須以六個範疇,即市民、出行、經濟、政府、生活、環境作為分析框架,重點是香港可以參考之處,並由嘉賓即場提問。
今年的來賓星光熠熠,包括(以英文姓氏排序):香港天文台台長鄭楚明、起動九龍東專員張綺薇、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名譽教授張英相、運輸署總工程師(智慧出行)何偉基、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水務署助理署長(機械及電機)李大安、中電學院校長潘偉賢、地政總署總土地測量師/發展(測繪處總部)蔡昌煒,以及香港科技園信息及通訊科技群組(金融科技)高級經理黃振權。
六組同學分別以紐約、深圳、新加坡、東京、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為研究對象。在面對人口老化、醫護不足的問題上,大家都以先進科技拆解問題。
例如倫敦使用網絡平台和人工智能(AI),涵蓋視像問診、配藥、聊天機械人提供24小時諮詢服務、精神健康平台則支援心理輔導;網上預約診症在深圳也廣為流行,每年便有3000多萬次;阿姆斯特丹亦以AI辨識醫療影像,並配合虛擬實境(VR)來培訓醫生。這些措施有助紓緩人手不足、減少病人輪候時間。
除此以外,新加坡運用傳感器傳送實時數據予醫護人員,確保院舍或居家長者日常生活的安全,又為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無人駕駛車輛,為他們從公共交通到回家一段路程服務,非常貼心。
今年的學生在平日的課堂已表現突出,當日的演示更是研究扎實,其中特別亮眼的是,深圳團隊除了用六個範疇分析外,甫開始便帶出重點:數據基建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近年全球都逐漸走向數碼轉型,「網購」、「打機」和「煲劇」已不是新鮮事,本來只在某些群組中流行。可是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顛覆了全世界,網購數量「噴井式」爆升之外,討論多年的網上教育、工作和會面也成了新常態。而在這個數碼轉型中,「地理空間數據」更成為不可或缺的基建,以應對天災、城市規劃、日常管理等工作。篇幅關係,下次再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