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探索香港創科之路 (五之二) - 文匯報

網上版請按此

探索香港創科之路(五之二)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擁有自由市場、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而且是大灣區的一分子,得到中央支持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這些獨有的優勢,可助港匯聚全球的創新資源,促使本港創科發展更蓬勃。再加上,本港的科研基礎穩健,不少基礎研究在不同的國際評核中也躋身前列,例如「SCImago期刊及國家排名榜」(SJR),根據學術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及影響力,從1996年至2019年,本港在人工智能領域於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第十(美國第一、中國內地第三)。

香港同時也擁有先進的數碼基建。現時香港的5G網絡覆蓋率已逾九成,並計劃陸續擴展光纖網絡至偏遠地區鄉村。而今年1月初開幕的數據技術中心(DT Hub),相信也能推動數據產業,促進香港整體經濟的多元及可持續發展,再加上各項配套和支援,將有利吸引海外企業落戶香港,組成充滿活力的數據技術生態圈。

然而,要持續發展創科,科研投資便不可少,政府卻在投資科研方面有明顯不足。本地研發(R&D)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進度一直未如理想。去年底統計處公布的資料顯示,R&D改以「國際指引」,連同「研發設施隱含使用成本」也一併計算在內,令2017的R&D由0.73%變成0.8%,可是到2018年也僅僅增至0.86%,與政府訂下的1.5%目標相距甚遠。

正因為對R&D投資不足,即使香港在高階的基礎研究,即上游部分在區內以至國際也赫赫有名,但圈子極小,始終發展空間有限,所以研發成果商品化的成功例子不多。融資困難也是初創面對的重大難題。目前,單靠政府的基金資助,始終不足以支援初創,必須要加強業界共同協作,才能營造熱切的創科氛圍,讓產業可持續發展。

促進研發成果商品化

要持續推動創科發展,促進科研,政府便需要投放足夠的資源。香港空有高階的基礎研究實力,但研發成果商品化的能力卻一直被人詬病,所以政府有必要加強研發中下游部分,即商品化發展,從而衍生包括操作機械人、物聯網和3D打印等智能製造產業。為此,政府可促使大學和科研機構打通上中下游的研發路徑,促進「官、產、學、研」合作,攜手擁抱創新創意,擴闊科研空間,吸納海外人才,激活本地科研的生態圈。政府還要加強與大學、科研機構和業界的密切溝通,了解業界的人才需要,如制訂「科學與技術指數」,讓各界時刻檢視相關情況。

推動大灣區內研發合作

政府亦應與本地企業攜手,通過積極推動大灣區內的研發和合作,建立可持續的再工業化生態系統,鼓勵企業善用香港配套發展創科,如先進的機械人可以應用於大灣區內的主流製造業,包括服裝、鐘錶、電子以及食品加工,實現智慧製造的價值,締造雙贏的夥伴關係。

培育應對未來需要人才

長遠而言,香港必須培育應對未來需要的創科人才,才是城市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計劃向學校發放全方位STEM學習津貼的恒常撥款固然有用,如能把編程和地理資訊系統科技納入常規課程之一,同時預先為教師提供合適培訓,將可增強學生的多元發展及解難能力。這些知識和技能既實用又切合未來創科發展,可為業界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力。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