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智慧監獄可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 明報

網上版請按此

 

智慧監獄可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懲教署近年面對困難重重,包括設施老化、職員流失嚴重,以及如何有效教化被還押的高學歷年輕人和在囚人士,這都必須從整體提升軟硬件配套以至創新管理思維開始應對。

設施陳舊

今年6 月公布的《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報告書》,提到「許多懲教院所日漸陳舊」。事實上,20 多所懲教設施中,大欖女懲教所、塘福懲教所及歌連臣角懲教所都有五六十年歷史,而赤柱監獄更早於1937 年投入服務,要重建嗎?問題是這4 座設施收容額逾3000 ,佔全港總收容量四分之一,其他院所一時難以吸納。

職員流失是紀律部隊之冠

懲教署人手流失問題不是新聞,在2017 年政府回覆立法會議員的提問中,已指懲教人員流失是紀律部隊之冠,不同職級離職率超過6% ;到2019/20 年度,懲教署的主任級人員流失率依然高企。懲教工作極具挑戰, 2020 年懲教院所發生過423 宗暴力行為,較2019 年上升5% 。懲教人員工作風險高,自然容易見異(其他政府部門)思遷,令署方人手捉襟見肘。

教化年輕高學歷人士

2019 年的反修例事件,被捕的大多是年輕人。21 歲或以上的男性還押在囚人口,由2011 年每日平均1023 人上升至去年的1521 人,增幅近五成,其中不少更是大專或以上的高學歷人士。如何做到懲罰、教化兼備,令他們將來可重投社會,貢獻所長?

超級智慧監獄

面對設施老化和職員流失,懲教署的解決方法之一是發展「智慧監獄」以優化現有工作環境。「智慧監獄」透過科技應用及檢視現有的工作流程,既提升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形象,亦有助保障懲教人員執法安全及確保在囚人士的人身安全。

香港首間「智慧監獄」大潭峽懲教所剛於5 月開幕。它以「保安及監察系統」、「運作及管理系統」、「在囚人士自我管理系統」及「強化職員能力系統」四大範疇作策略性發展。院內設置170 個閉路電視高清鏡頭,在囚人士均佩戴電子手環,能作出身分識別、心跳監測、實時定位等,方便人員管理,既提升醫療照顧水平及減低自殘風險,又能加強署方對在囚人士的監管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可是,這不免引起侵犯個人私隱的疑慮。懲教署的網頁表示,該署以香港《私隱條例》為藍本,確保個人資料收集方法合法及公平,並只用作直接與該署「職能或活動有關的合法目的」;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在今年8 月發出有關開發及使用人工智能的指引時,建議機構奉行「以尊重、互惠及公平的方式對待持份者」3 項原則,我認為也適用於在囚人士。這類似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別名「納爾遜.曼德拉規則」,以紀念已故南非總統)指,「囚犯仍然是社會的一部分」,因此個人私隱等基本權利應受尊重,在運用嶄新科技時也一樣。

此外,大潭峽懲教所收容額只有160 人,就算全部用上,也僅佔7000 多的在囚人士的2% 。這可算懲教署小試牛刀,不過,與其逐個院所改善,我認為何不揀選最佳位置,把所有懲教所、更生中心和監獄集合起來,興建一座全新的高科技超級智慧監獄?

其實早年已有在喜靈洲興建一座可容納逾7000名囚犯的超級監獄的建議,但因受反對而擱置。喜靈洲鄰近梅窩、坪洲及長洲,地點優越;而署方可把人手資源集中調度,增加靈活性。同時,隨着這座超級監獄的落成,更可把現有20 多個院所的用地釋放,土地總面積估計逾100 公頃,超過5 個維園大小,可供建設房屋,紓緩住屋問題。

助涉案青年重投社會

有了智慧監獄這個硬件,軟件方面,即院所內的人力資源也需提升智慧。根據懲教署委託香港城市大學研究,估算一宗刑事罪案由拘捕、檢控、服刑至更生所引致的開支,以及受害人的損失等,帶來的社會成本可達近24萬元。而透過更生服務及社區教育,減低罪犯重犯機會及提高社會預防罪案,5年來變相為社會節省共743億元「犯罪成本」。

要為社會節省犯罪成本,教育是關鍵。美國智庫RAND Corporation 追蹤在囚人士30 年的研究發現,在獄中參與教育計劃的人再犯事的機會大幅減少43% ,因為獄中上學增加刑滿之後找到工作的機會。今天網上學習成本低、效益大,因此有志願機構在美國14 個州的監獄內推動網上學習,讓在囚人士透過Wikipedia for Schools 、麻省理工學院的OpenCourseWare 和TED Talks 等學習及閱讀電子書,而獄方則提供平板電腦,個別甚至安排教授到獄中授課。

本港懲教署一直有為在囚人士提供課程及職業訓練,但以中學或以下及基層工種(如點心製作)為主。由教授、專業人士團隊組成,支援反修例被捕年輕人的「蛻變計劃」,創會副總監宋恩榮教授近日與該會成員聯合撰文指,反修例中被捕年輕人中,不少是高學歷:被捕人士中有4000 名是學生, 2200 名是大專生甚至研究生。要做到懲罰、教化兼備,令他們將來可再重投社會,懲教署應突破固有思維,考慮給予這些高學歷在囚人士相應的培訓和學習資源。

正如宋教授有份撰寫的文章所言,「年輕人是很重要的社會資產」,讓涉案青年刑滿之後重拾希望,並重建與香港社會之間的信任,不單把社會的犯罪成本降到最低,更可為香港創造更大的價值,如此才堪稱真正的智慧監獄。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