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版請按此
建造業數碼化 提升產能效益
建造業向來甚少講求創新,工程大多仍維持「價低者得」的慣性操作,所以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行業生產力持續下降。顧問公司麥肯錫更指出,全球建造業是眾多缺乏數碼化的行業之一,僅優於排名最後的農業和狩獵。
缺乏數碼化的建造業,如需改動項目設計,便要重新繪製圖則。而無論改動多細微,也需花至少半天至一整天重新放樣(set-out),即按圖紙實地測量並重新標定和畫線;但這些標示和油漆線可能因天氣、工程車和工人行經而損毀,於是又要重做,工人、機器亦要停工等待,日積月累,可令工程延誤和成本上升。
為免延誤及超支的情況重複發生,建造業現正積極進行數碼化,如新加坡、倫敦等地紛紛投資把城市三維(3D)立體化,簡化工作流程,促進內部溝通,提升整體工程效率,其中以地理資訊系統(GIS)為核心的統一資訊平台,便扮演著重要角色。
GIS除擁有強大的分析和3D顯示功能,更兼容建築信息模擬(BIM)、電腦輔助設計(CAD)繪圖、物聯網(IoT)、數碼分身等不同格式的數據,毋須用戶再切換介面操作。這個匯聚不同工程資訊的統一平台,業內又稱為「通用資料環境」(CDE)。它收集和存放各種與工程相關的資料,既便利內部溝通,也有助團隊全面評估項目成果、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以及長遠效益。
透過GIS建立CDE的好處是提供單一資訊來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所有資料只以一個特定來源為準,既可免除數據新舊不分或真假難辨的問題,也能直接連結到雲端平台,以便作進一步分析,因此CDE是項目管理成敗的關鍵。
近年香港有多個舊區重建及新市鎮發展項目,如本地建造業能加強數碼化,並善用以GIS為核心的CDE,有助提升項目管理成效、增強工程效率,建構智慧城市的步伐便有望加快。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