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迎接後疫情時代的萬億商機 - 2021年度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特刊

2021年度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特刊網上版請按此

 

迎接後疫情時代的萬億商機

根據《2021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截至今年一月,大灣區擁有10億美元的女企業家共有24名(深圳10名、廣州7名、佛山4名、香港3名),差不多佔中國的三成。對照去年大灣區人口僅佔全國6%,地區生產總值卻是全國逾一成,產出的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成立不足10年的初創)更佔全國近14%,可見這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如日方中。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便是透過地理上把香港發展「嵌入」深圳,進一步實現與大灣區融合的長遠目標。目前深圳實際居住人口和經濟增速至少是香港兩倍,這個北部都會區可為本地注入生命力,更好地應對全國以至全球的激烈競爭。

不過,香港在融合深圳和大灣區發展的同時,如何保持獨特性?

提升空間智慧   培育智慧巿民

香港的獨特性是它的國際化,從融資、法律制度、大專教育到專業認證都被國際社會認可,是目前內地難以超越的地方。而維持和鞏固國際認可的地位需要優秀的人才,在全球人才競爭激烈下,需要加大本地人才培訓,加強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的素養,令年輕一代擁有多元智能。其中分析人與地點關係,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提升地理空間智慧和解難能力,是STEM的重要一環,也是智慧城市中對「智慧巿民」的要求。

今天,地理空間數據已成為多個行業不可或缺的元素,並推動經濟發展。英國空間公署(Geospatial Commission)指出,私營企業透過地理空間數據,估計每年可為英國釋放高達110億鎊的經濟價值。

因此,英國、德國、瑞士、澳洲、美國和加拿大等早把GIS融入STEM教育,因為GIS本身牽涉多個學科,從數據庫、圖像、應用數學到數理模型等,這個軟件有助學生整理和歸納繁多的數據資料,從而發掘隱藏趨勢和找岀解決方案。

為了提升本地學生的STEM和地理空間智慧,培育更多智慧巿民,自2016年開始,我的公司Esri中國(香港)便推出了電子學習項目Map in Learning,把專業的GlS軟件ArcGIS Online免費供給全香港中小學生使用,讓學生尤其女生更易以數據分析問題,增強解難能力,截至去年底已有200多間學校參與及超過1,700名師生接受過梳相關培訓。

新書《智慧城市4.0》 助讀者裝備自己

解難能力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日常生活被打亂顛倒的20多個月中更顯重要。疫情也令人反思何謂宜居城市?何謂優質生活?因此在後疫情時代,大眾不期然修訂了對「智慧城市」的定義,故此有嶄新的「智慧城市4.0」的出現。

我今年年底出版的新書《智慧城市4.0》,正是透過本地九個公私營機構和政府的現身說法,以及全球的成功實踐案例,梳理出香港在大灣區的優勢所在,同時勾畫出未來智慧城市的萬億商機藍圖,好讓讀者裝備自己,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機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