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從道路規劃 塑造北都低碳出行模式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從道路規劃 塑造北都低碳出行模式

北部都會區是我們與大灣區融合的關鍵,也是我們建造可持續低碳生活的理想場地,而交通運輸是首要一環。

公共交通客量 環球呈跌勢

香港交通發展一直以鐵路等公共交通帶動,可是近年私家車數量和公共交通乘客增長趨勢背馳--領牌私家車過去10年增幅4成,新冠疫情也無礙增長;而綜合政府數據顯示,從2019年起公共交通乘客下降,到3年後的今天仍然持續,期間即使有屯馬綫投入服務,但鐵路佔公共交通比重於2020年仍較2018年下跌超過3%。

私家車增加既造成交通擠塞,也影響空氣質素--汽車廢氣造成全球兩成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要急切應對。

這並非香港獨有的難題,近年公共交通載客量在多個城市都呈現下跌趨勢。美國公共交通協會(APTA)的數據指出,即使美國過去10年人口持續增長,公共交通乘客人次卻由2014年逐年減少;《經濟學人》指,加拿大多倫多的成年人也逐漸減少乘搭公共交通(乘客總數上升則因政府資助兒童免費乘坐);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德國柏林的公共交通乘客量也沒有跟隨就業率上升,以往每年遞增的乘客升幅已不復見。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眾多,包括共乘服務、居家工作和單車出行的普及,預期將來無人駕駛汽車會進一步蠶蝕公共交通的乘客量。

面對乘客量持續下降,愛沙尼亞作出大膽嘗試,以稅收補貼公共交通,讓市民享用免費乘車服務,藉此減少私家車數量。從2013年開始,首都塔林(Tallinn)的巴士、電車、鐵路和無軌電車供全市43萬市民免費享用,然而去年該國國家審計部門發表報告指,這個計劃成果不似預期,私家車數量未有減少,至今超過一半人上班仍以私家車代步。

疫下怕感染 選擇自行駕駛

疫情無疑令問題雪上加霜。《經濟學人》結合蘋果、Google和荷蘭導航公司TomTom的數據,研究10個大城市的出行情況,發現2020年8月疫情開始減退時,公共交通用量只回到疫前的4成,不少人不慣戴口罩又不想被罰,也可能憂慮被感染,而選擇自行駕駛。這10個大城市包括東京、紐約、倫敦、柏林、巴黎、羅馬等,在封城解除後,它們的汽車用量升幅都比公共交通和步行大,柏林的交通擠塞在8至10月比疫前上升8%;紐約車輛登記也同樣增加。

許多城市都早有計劃減少汽車量,但都未能遏止汽車增長趨勢,方法包括透過徵收交通擠塞稅(倫敦:15英鎊,約158港元;斯德哥爾摩:最多105瑞典克郎,約89港元)、提高泊車費(紐約:兩小時35美元,約272港元)、禁止非電動車進入市區(如馬德里、奧斯陸、布魯塞爾等10多個城市)等。

電動單車滑板車 異軍突起

除了鼓勵購買電動汽車,另類出行模式也在很多地方流行起來。研究機構NPD指,截至2021年4月,全球單車銷售按年上升了57%,達65億美元,比2019年度更上升了140%;這只是傳統單車的情況,新式的電動單車在歐洲更是方興未艾,配合多國政府(如德國和英國)提供2至4成車價的稅務優惠,估計到2030年,3,000多萬新購單車中,1,700萬部屬於較昂貴的電動單車。

電動滑板車也異軍突起,近年傳統電單車銷售不濟,令名牌哈雷(Harley Davidson)在2018年股價下挫近兩成,研究機構CB Insights指,比起電單車,千禧一代更喜歡廉宜、實際兼環保的電動滑板車。

有人曾質疑,電動滑板車令人懶於步行,不過研究機構INRIX指,英美大城市中,五分一車程在1英里之內、美國城市中一半車程在3里之內,因此電動滑板車是理想的環保代步工具。當然,要避免意外,練習不可缺少,美國單車租賃初創Lime的數據顯示,三分一意外是首5次出行發生的。

同時,多國政府也在基建中加以配合,例如倫敦就增加了40英里的臨時單車徑,政府揚言會撥款20億英鎊(約211億港元)建設新的單車基建。不少城市如雅典、布達佩斯、米蘭、紐約及巴黎等,都紛紛把馬路劃為行人專用區,既助市民保持社交距離,也可劃出新的單車徑。

在香港,不少市民疫下也愛上踏單車,根據網上交易平台Carousell的數據,2020年在本港共售出近4萬輛單車,每月搜尋次數達30萬次。可惜基於人口稠密和行人道狹窄等原因,到目前為止,電動單車或電動滑板車仍然不能合法在港行走。

增城市可行度 鼓勵環保代步工具

那我們可否在規劃北部都會區時,把這些新型的環保交通工具一併考慮?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指出,在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前提下,步行和單車是交通發展策略之一,因此道路建設要為此「創造良好條件」。

北部都會區可否參照北京城市規劃,既提升可行度,也鼓勵環保代步工具?例如在所有路面劃出單車專用行車綫或天橋,而道路設計也要單車友善,例如橫過馬路時有足夠的等候空間、人車有清晰分隔,更要照顧上落斜度、彎位設計、沿途有綠樹遮蔭等。

北部都會區既是新發展區,也是香港嵌入深圳的一次規劃大突破,因此我期待政府可以勇於運用創新思維,力求在發展和環保中,謀求最佳的可能性。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