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港爭虛擬資產人才 兩大要點 - 香港經濟日報

網上版請按此

 

港爭虛擬資產人才 兩大要點

上月底特區政府發表的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闡釋了當局對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的政策立場和方針,更將推出試驗計劃,態度熱切。翌日,港大-渣打慈善基金金融科技學院聯同數碼港以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金融科技人才研究報告》,指出電子支付、數碼貨幣、網絡安全與數據私隱,是本港金融業最為重視的金融科技趨勢。

雖然原為全球第二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FTX日前宣布申請破產,但似乎也無損當局對虛擬資產發展潛力的看法。今年的《施政報告》直言要「搶人才」,到底香港需要這方面的甚麼人才?在培訓和吸納人才時需避開哪些盲點?

全球區塊鏈最佳大學 港摘冠

一)「招進女婿氣走兒」

近年金融科技都離不開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可視為一種數據庫,既有加密技術保障信息安全,同時因為透明度高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容許所有參與者共享資訊,而不可簒改交易紀錄的特性則能增加資訊安全性,這些特點令區塊鏈成為虛擬資產(如比特幣)的核心技術。

加密資產資訊平台CoinDesk剛於9月底發布「2022年區塊鏈最佳大學」(Best Universities for Blockchain 2022)排行榜,香港理工大學在全球240所大專院校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對區塊鏈影響最大的大學首名,而首50名中,香港共佔了5個席位,除了理大外,還有香港大學(第11位)、香港城市大學(第17位)、香港中文大學(第20位)、香港科技大學(第38位),成績斐然;新加坡亦表現強勁,有兩所大學躋身十大,內地則有7間在首50名,包括第6位的清華大學。

這個年度排名主要以4個標準:(1)發表的論文數量、研究被引用的次數;(2)校園提供的區塊鏈相關課程和教育資源;(3)就業和行業前景;以及(4)學術聲譽。

爭奪海外人才 也不忘本土精英

能得到全球區塊鏈最佳大學冠軍的殊榮,在於理大不單早於4年前已開設首個區塊鏈的學士學位,今年又先後開設碩士學位課程、金融科技相關的博士和學士學位課程;更成立全港首間區塊鏈科技研究中心,滙聚來自計算機科學、金融、航運及物流、工業和系統工程等不同領域的人才,進行與區塊鏈有關的跨學科研究,這些均具前瞻性。

可是,縱觀香港這5間位列50強的大學,在「就業和行業前景」一環得分甚低,例如理大在大多數指標上都排名很高,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卻只位列50強大學中最尾的四分一!

因此,在訂定虛擬資產行業和促進生態系統政策方面,當局宜加快步伐,以挽留本地人才;而爭奪海外金融科技人才的同時,更不要忘記本土培育的精英,切忌厚此薄彼。

二)女性力量

虛擬資產本質是一個多樣化的空間,提供無國界和去中心化的交易,但盡管虛擬資產優點之一是可容讓不同人包括小型投資者參與,在自身團隊中,多元化卻異常不足。

根據商務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的報告,去年美國加密貨幣招聘人數比兩年前飈升了73%,同期傳統金融業卻下降了1%;但加密貨幣的快速招聘增長並非兩性均分,絕大升幅來自男性。事實上,去年行業女性新員工僅有3成,對比之下,傳統銀行金融業女性新僱員比例穩佔43%。

女性不受重視 「扮男人才覺安全」

女性一直是虛擬資產行業的少數,而且差距正在加劇,從2018年的31%,到2021年,女性比例下降到26.5%。有行內女性行政總裁指出,不少女性加密愛好者在網上論壇討論新項目或貨幣波動等議題時,通常用假名,「好像回到聖女貞德時代,扮成男人才覺安全」,指行內女性普遍不受重視,所以女生要隱藏性別,以便得到較公平的看待。

有網民更批評,這種不平等也見諸媒體曝光率,加密貨幣領域的女性領導人少有得到與男性同行相同的媒體報道。在新聞和文章中聽到乙太坊(Ethereum)聯合創辦人Vitalik Buterin和Microstrategy負責人Michael Saylor很常見,以執筆時(11月初)所見,前者在Google新聞檢索有10萬個搜尋結果,後者近6萬;而女性同行呢?Tezos聯合創辦人Kathleen Breitman僅有1,720個,XLM聯合創辦人Joyce Kim更不足300。

因應行業特質 針對性吸納人才

女性備受冷落,是政府在培訓和招攬人才時要加倍注意的;如果能締造善待女生的條件,說不定能助香港在環球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奇兵突出。這並非說笑,因為業務性質主要在虛擬世界,不少行內企業的營運模式已設定為跨地域,所以搜羅的人才也不分國界,例如加密貨幣借貸初創公司BlockFi,總部位於美國,去年全球的850名員工分布在25個國家,包括新加坡、阿根廷、波蘭和英國等;而支付平台PayPal也加入加密貨幣行列,團隊除了在矽谷、紐約、德州奧斯丁(Austin)、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芝加哥等地外,又會考慮底特律、亞特蘭大、邁阿密和其他地方。

因此,當局在制定「搶人才」策略時,不宜鐵板一塊,而應針對各行業的特質和市場實況,針對性地吸納人才,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